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有,还是无”断想(6)

2014-05-12 01:10
导读:王弼将无独立化、单纯化。然而,无不能成为独特的超然的概念的体系。所谓有无相生,有生于无,指的是有形生于无形。无形,指万物之未形。有生于无

王弼将“无”独立化、单纯化。然而,“无”不能成为独特的超然的概念的体系。所谓“有无相生,有生于无”,指的是有形生于无形。无形,指万物之未形。“有”生于“无”,“ 虚”出于“实”,指的是“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形,道也,有形,万物也。“有生于无”,指的是“有形”生于“无形”。王弼提出本末关系是母子关系:“ 本为无为”,“无”作为虚寂的本体,乃万有之源。所以要“崇本息末”。
然而,裴頠认为,“无”是“无”,“有”是“有”,二者毫不相干。“有”不可能生于“无”。他反对贵无贱有。郭象也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

五、小结

谈论虚无的哲学,从根本上否认存在,一般就不会认为这个虚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存在论上的虚无,导致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在道德上就会否认德行。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也由此而来。虚无哲学的表现之一是不承认宇宙有秩序。无序观念的不可知论的后果是,在东方不可能有发达的科学技术。虚无的哲学,无的放矢,可是历史也就从而没有目的、意义、模式、规律和动力。“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三十年后又一条好汉”,怎么会有规律、人的作为,人的道德诉求等等呢!!
任何关于虚无的谈论,往往都是玄而又玄,使人如堕五里雾中,叫人不知其所云乎哉为何事。说从此可以发现科学,就有点南辕北辙。道家的道,在“有”和“无”之间,非实体,超越存在和非存在。然而究系何物?答曰:只能是“非存在”。“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眇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毕而景流,或荡漾于渊澄,或雾霏而云浮。”(葛洪《抱朴子内篇》)这引文还可以继续下去,可是我担心读者诸公缺乏耐心,也不会由此得到任何教益。要说从这里可以发展出科学技术和人的尊严,就有些玄乎。吴筠《玄纲论》:“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这里说的是什么,你知道乎!这可真叫做言“无”难了。对于“无”的任何论述,全都没有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国哲学的虚无,有些令人蹊跷:既然是“无”,怎么就是本体呢!康中乾先生指出,这个“无”其实是“实有”,只不过不是那种有名有象有形的具体的“实有”,而是无名无象无形的“大有”。“无”是一般或共相。尽管如此,把“无”当作一般或者共相,远不如把“有”当作最高的一般或共相来得彻底。但是这同一位作者在同一本书中又说,王弼“无”的第一种含义就是本体论的“无”。以“无”为本,当然就不是以“无”为用。凡 “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可见谈论虚无本体,难免自相矛盾。他提倡崇本息末,则多少反映了中国农本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排斥。此外,还有生成意义的“无”,功能意义的“无”,还有抽象意义的“无”,可能就属于言“无”难了。当然这简直就不是“无”了。
但古代中国也有人认为,如果“无”是指“至无”、“虚无”,就是“没有”、“非存在”,这样的“无”就不能转化为“有”。“夫至无者不能生有,自生而必体有 ”。“有”是存在,“无”是不存在,二者泾渭分明。“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有益于已有之群生哉!”中国哲学讲的“大道无形,细雨无声”,其结果是虚应故事,虚伪客套,虚与委蛇。
西方哲学中“是”和“有”的至高地位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人权和科学,来自西方,这一点点也不奇怪。相反,东方的“空”、 “无”带来消极“无为”。在“有”和“无”的问题上,强调存在或“有”,必然强调善、勤快和欢乐,必然强调求真务实。求真者,乃务实者。务虚者,以无为本也。真善美圣,必然来自“是”或存在。这些都不能从“无”中产生出来。这使人必然追求美和幸福,必然追求勤快,视快乐为人生鹄的。结果,乐观压倒悲观,快意压倒痛苦,希冀压倒失望,科学压倒愚昧,慈爱压倒了冷漠。西方主流哲学正是乐观主义。在存在和有的问题上强调存在,必然重视善良和快乐。存在哲学是一种快乐哲学。虚无哲学的极端是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必然导致悲观哲学。虚无主义是悲观哲学。结果,科学技术无由产生,民主人权法制付诸东流。对人类不负责任,是虚无哲学的必然恶果。是非明了的时候,赏以为荣,罚以为辱。是非混淆的时候,赏未必荣,罚未必辱。是非颠倒的时候,赏以为辱,罚以为荣。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温家宝总理最近说,“心忧天下”“为生民立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还引用康德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可见这不是糊涂无为之论。存在哲学告诫我们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负起责任。这不是不分黑白的虚无哲学。“有”“是”和存在的哲学不主张颠倒是非,无中生有。虚无哲学却是“不点头,不摇头”,没有是非观念。这些日常的词句显然富于哲学味道。我们当保持清醒。

  

参考书目:
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麦奎利:《基督教神学原理》,何光沪翻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年。
巫白慧著:《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
康中乾著:《有无之辨》,人民出版社,2003年。
奥尔森著:吴瑞诚等译,《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下,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年。

上一篇: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