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东方文化的历史反思与展望(3)

2014-05-14 01:10
导读:又如,在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以中国的儒、释、道为例),是比较侧重于个体经验的体认和直接把握,比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整体直

    又如,在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以中国的儒、释、道为例),是比较侧重于个体经验的体认和直接把握,比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整体直观的,而缺少理性分析和概念推理。因此,当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以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逻辑分析方法等传入东方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也似乎只有实证的、理性的、分析的才是唯一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而对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则予以严厉的批判和否定。不可否认,缺少实证、理性、分析是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一大缺陷。但并不能由此断言,个体经验体认和整体直观的方法就只有否定的一面。事实上,对这方面的问题,在理论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相反,随着现代科学的日益深入发展,人们已开始明显地感觉到,实证和分析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带有强烈随机性的体认和直观的方法则并非一无是处。目前,东方人的思维方法已经引起广大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可以相信,传统东方文化中丰富的有关体认和直观思维方法的资料,经过选择和改造,定将转化为发展现代思维科学的有益养料。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具有多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可能,而不是固定的、单向性的。也就是说,原来发生或应用于某一方面的理论、观点、原则,经过改造和转化,并不一定必须或只能应用于原来的范围,而完全可以灵活变通,推广到其他广阔的领域中去。在东方文化的宝库中,有丰富的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伦理理论和原则,在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后,有许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还是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这些原则对于当今一些发达国家中,一切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可能起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这些伦理理论和原则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去。如目前,在东亚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也包括欧美一些西方国家在内),他们借用《孙子兵法》中的军事理论和原则,融会《论语》中的伦理理论和原则,吸收《老子》中的无为理论和原则等,将其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中去,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关这方面的经验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其中体现了浓厚的东方文化的色彩,提供了东方文化向现代化转化,为现代化服务的有力实例。因而它同样也引起了东西方世界的广泛瞩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随着东方的觉醒和迈向现代化,引起了我们对于东方文化的历史反思。通过历史的反思,应当对于东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起人们对于东方文化的自觉、自尊和自信。
    III今天,在一般人头脑中,对于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知道得比较多,而对于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则了解得十分的少。其实,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是双向的,而且正是这种双向的交流,为各方不断注入了新的因素,从而使各方的文化得到新的发展。人们可知道,当我们今天许多人在钦慕西方文化时,自古至今也有许多人在钦慕东方文化呢!东方文化传入西方、影响西方,可追溯到公元之前。如古印度与希腊、罗马早有交流,现存汉译佛典中有一部名叫《那先比丘经》(巴利文佛典中也有,名叫《弥兰陀王问经》)的经,说的是弥兰陀王(人元前2世纪左右支配西北印度的希腊人国王)在与那先比丘的问答后皈依佛教的故事,记载了古印度与古希腊思想文化上的不同和交流。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也远达希腊、罗马。《汉书·张骞传》中所记载的"大厦"系指希腊人所建之国,"大秦"则指罗马帝国。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历史的东西--发明"一节中列举了一部分对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科学发明,其中有好几项是与中国和阿拉伯有关的。如:" 蚕在550年左右从中国输入希腊","棉纸在7世纪从中国输入阿拉伯,在9世纪输入意大利","意大利的养蚕业,1100年左右","磁针之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1180年左右","破布造纸,14世纪初叶","木刻和印刷,(15世纪初叶)",等等。阿拉伯国家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他们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中介与使者的作用。许多西方学者也都肯定了这一点。例如,萨诺菩在其所著《中古及近代文化史》第八章"西方之东方文化"中就说:" 阿拉伯人集东方世界所有发明与所有知识之大成,……西方世界返于野蛮后之重又文明,胥受阿拉伯人之赐。"(转引自朱谦之著《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第 42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以下引同)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萨诺菩所说的"西方世界返于野蛮后之重又文明",指的是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冲破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而走向近代文明社会。确实也确如萨诺菩所说,欧洲在由中世纪走向近代文明的历程中,受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的恩惠是不可磨灭的。朱谦之先生在上引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文艺复兴"严格来说,是指欧洲15世纪后半期开始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最初萌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形成过程。但追溯到这一段历史,则实从13世纪以来,从东方各民族那里取得东方技术上的成就,为其物质的重要条件。"(第1页)许多西方学者也都肯定,由东方传入的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罗盘(指南)针,为欧洲文艺复兴的物质基础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而东方精神文化的西传则更加激起了欧洲文化界、思想界的巨大震动和强烈反响。

13世纪为蒙古民族勃兴的时代,其军事、政治势力一度横跨亚、欧大陆,它对于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其时,欧洲来东方,特别是来中国的传教士、商人、使节等络绎不绝,他们传回去的有关东方各国的情况,在欧洲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使欧洲人耳目一新,唤起了人们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不少检讨。其中影响最大者,当推著名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所写的游记。朱谦之先生在分析《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之一时说:"《马可波罗游记》的第二影响是在唤起了一部分欧洲人之美的与物质的生活之愿望。文艺复兴前的中古文化是精神的、禁欲的、天国与神本位的;文艺复兴则为人类本位的、现世与自然本位的。固然这种美的物质的生活倾向是通过当时经济条件接受了希腊的影响,然而借《马可波罗游记》的力量而格外增强。希腊的影响是一种复古精神,《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则给欧洲人以理想的黄金国。"(同前引书,第19页)我认为,朱先生的分析是十分平实允当的。

上一篇:美学与流行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