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文化与权力(3)
2014-12-27 01:07
导读:形式与功能的对立对应着自由的趣味与必然的趣味之间的对立。前者通过对后者的排斥将自身合法化,并将隐含的阶级对立转化成为一种被工人阶级或被支
形式与功能的对立对应着自由的趣味与必然的趣味之间的对立。前者通过对后者的排斥将自身合法化,并将隐含的阶级对立转化成为一种被工人阶级或被支配阶级认同的文化趣味的区隔,这样,文化的区隔便充当着将社会阶级的区隔加以合法化的功能,文化实践一方面调节了诸阶层之间的对立关系,另一方面又掩饰着社会不平等的事实。
六、文化与符号暴力
由上文可见,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趣味的区隔(高雅/ 通俗,形式/ 功能,深刻/ 肤浅,尊贵/卑下,体面/粗鲁等等)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正如一位学人指出的那样,布迪厄在文化领域试图做的正是马克思在经济领域已经从事的任务:揭示文化生活中的权力动
力学和基本结构。布迪厄之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实践上,不仅仅是因为他反对庸俗社会学把一切问题化约为物质基础或经济因素的决定力量,从而忽视文化的相对自主性;也不仅仅是因为当代社会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和文化市场的急剧增长使得文化现象越来越具有了突出的意义;还因为文化关系涉及到布迪厄最为关心的一个疑问:即是为什么触目皆是的社会不平等为什么没有遭到强有力的反抗?在布迪厄看来,这是因为统治阶级改变了统治策略,他们不再进行粗暴愚蠢的身体强制,而是改变成了温和得多的控制形式即文化实践形式。简单的说,他们的统治变成了多少类似于催眠术的符号统治,在此统治下,被支配阶级和统治阶级达成了共识,准确的说,就是被支配者接受了支配者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误识为正确的、因而自己应当遵守的理念,而意识不到支配者对自己的符号支配。这种权力形式布迪厄称之为符号暴力。举例来说,贞操观即是男性权力强加在女性身上的符号权力,男人出于对于女性处女情结的病态爱好,将它塑造成女性纯洁之美的一个根本特性,并将此观念强加在女性的灵魂深处,使女性把对于贞操的保护变成一种自己的主动追求,不少少女为了保住所谓纯洁不惜跳楼自杀,而事后诸媒体对她刚烈贞节的赞美,则强化了男性权力对于广大女性的符号统治。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源、文化体制或文化实践则是将此类统治合法化的主要工具,至于教育系统,则强化了对此社会不平等关系的再生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七:资本、习性与社会阶级
布迪厄的符号权力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为了避免空疏,布迪厄不是从本质主义的观点来看权力,而是从关系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权力。具体地说,权力的大小相对于拥有的资本的数量和结构而发生变化,由此他可以将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结合起来。资本作为积累的劳动,在布迪厄的概念系统里已经失去了马克思的剥削的涵义。布迪厄提到了三种主要资本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又把此三者的合法形式称之为符号资本,比如经济资本的合法形式之一就是信誉。但是其中他比较独辟蹊径、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并且发生广泛的是他的文化资本的理论。 布迪厄理解的社会世界与资本有着直接的本质的联系。实际 上划分阶级的依据是根据每个行动者所拥有的资本的总量。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是两种最主要的资本类型。拥有非常多的资本的人,例如大主,银行家,巨头,高级专职人员,教授,艺术家,就构成了统治阶级,而拥有较少资本的人,例如体力劳动者、工匠、小学教师,即是被统治阶级。文化资本尽管有相对自主性,但是它来源于经济资本,因此也在总的原则上受制于经济资本。所以,知识分子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本和较少的经济资本,它就变成了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阶级。每个行动者所占有的资本决定了他/ 她在社会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而这一位置又塑造了他/ 她的习性,习性就是一套性情系统,对于外部世界的判断图式和感知图式,当然也包含我们上文提到的趣味。习性来源于早年的生活经验,并得到教育系统的强化或者调节,最后,习性与一个行动者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存在着互动关系:习性决定了行动者的社会位置感,另一方面,行动者的位置又不断塑造着习性。上层社会钟情是清淡、精致的食品,有的人身居高位,但是仍然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说明了他们不能摆脱童年贫困生活对自己的历史纠缠。最近出版了一本划分社会各阶层的书,据说是按照收入来划分的。按照布迪厄的说法,收入是重要的,但是并不是决定阶级分层的唯一要素,因为它忽视了文化习性的重要意义。对于十个手指戴满戒指,手指中还有未洗净指垢的暴发户,上层社会并不竭诚欢迎他的加盟。暴发户的策略是通过给后代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将经济资本的一部分转换成文化资本,从而抬升其文化习性。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