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学到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省思(8)
2015-01-11 01:08
导读:77 《审查报告》 78 陆懋德:《周秦哲学史》,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绪论》 79 《中国哲学简史》,第294页 80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转引自张
77 《审查报告》
78 陆懋德:《周秦哲学史》,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绪论》
79 《中国哲学简史》,第294页
80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转引自张志林:《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81 《 汉微言》,《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64页
82 章学诚:《文史通义·家书三》,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四五四页
83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四四四页
84 参见《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120-121页
85 “objectivity” in social science
86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122页
87 同上,第75-76页
88 参见《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124-125页
89 “objectivity”in social science
90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35页
91 《审查报告》
92 《哲学史教程》第28页
93 参见《心体与性体》序,台湾正中书局1986年版
论文出处(作者):
也谈中国文化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