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5)
2015-01-30 01:31
导读:最后从现实社会系统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具体策略。 人作为复杂的存在物,人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个人本位与
最后从现实社会系统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具体策略。
人作为复杂的存在物,人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复杂的社会系统。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协调,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系统运作与之相协调。
从社会系统运行状态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形成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系统始终是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现实的集合体。社会系统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从性质和结构上,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社会系统的开放性、闭合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环境要素与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等社会环境因素构成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体。社会主体在社会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需要与之相适应,主体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良性互动将促进与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现实的解决与人的全面发展维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人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协调,使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念渗透于社会的发展战略,体现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也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依托,逐渐渗透于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理念的社会实现中。党和政府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政策的制定执行、行为表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蕴,在发展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社会系统的具体要素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直接契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建立起真正普遍性的广泛社会联系。市场经济是理性化经济,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具有自主性、自由自觉性、自立性、自律性和主体自我意识的个人。当然,市场经济本身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发展人的主体性,努力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社会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改革的实质就是使人的社会关系适应现实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社会关系特点,体现人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改革本身不能消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只能创设有利于这些矛盾在其中运动的体制形式,从而使社会改革中的主体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上衡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上讲人仍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但是,“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别地区人的发展带有“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的特点。从社会发展形态看,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阶段介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⑨],人的发展表现出两个阶段交叉特征,即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改革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是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不同地域文明相融合共发展的过程。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主动适应全球化潮流,促使国人逐步具有了“世界性公民”的品质。全球化的推进扩展了国人的交往范围,延伸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在各领域的推进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在广泛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自觉防止人的发展方向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