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的“追问”之辨析(4)
2015-08-07 01:08
导读:三《形而上学导论》里的存在——追问在本身 关于这个主导问题(追为在者的在),我自从发表《存在与时间》以来,在整个30年代,就力图这个问题,即
三《形而上学导论》里的存在——追问在本身
关于这个主导问题(追为在者的在),我自从发表《存在与时间》以来,在整个30年代,就力图这个问题,即不再是追问在者的在,而是追问在本身。(《形而上学导论》译者前言)
(一)对“发问”的新阐释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的一开始,同样首先提出了存在问题,作为引导我们理解存在意义的路径,《存在与时间》里的主导问题到这里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但问法有些不同,“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不仅问法有些不同,就是对问题本身的处理也有些不同,《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对问题本身的形式结构进行,从“问之何所以问”引出此在对存在的领会,然后再通过对此在这种特殊的存在者的阐释来通达存在,其中有比较明确的推论脉络可循。然而在《形而上学导论》里,海德格尔没有对问题进行形式化的分析,也没有立刻从问题转到对其他问题的论说上去,而是先对问题进行一番颇有意味的揣摩。
海德格尔看来,这一问题且不管如何去寻求答案,问题的提出只能在一种全新的境遇中才能产生,这种境界不是我们通常能遇到的,海德格尔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我们在何时才会遭遇存在问题,“在某种完全绝望之际,当万物消隐不现……当某种心花怒放之际……在某种荒芜之际。”这一问题作为询问在者整体,摆脱了所有琐碎的对存在者的询问,而是直接面对在者整体。这一发问源自我们对存在之领会,海德格尔把我们对存在的领会比作一次跳跃,通过这一跳跃,人就从所有先前的此在之遮蔽状态中完成了一次起跳。真是因为这,我们才能进入发问状态。此在对存在的领会就是“问之何所以问”的根源。
以上的分析实际上在《存在与时间》里已经出现过,但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里对“追问”有了新的阐述。前面分析的都是追问之所从出即存在之领会,并没有对追问本身的存在意义和效应进行阐述。海德格尔认为,问题提出使我们进入发问状态中,“发问状态中我们不会停留在在者的任何一种日常领域中”,“我们超越了日常事物”(《形而上学导论》第14页)。这种发问完全是自由自在的,完全并真正地立足于自由的神秘基础之上,立足于我们称之为“跳跃”的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中的发问常常在问题提出时止步,但是真正进入存在问题的发问状态,“那么发问就是愿知。谁愿,谁将他整个的此在置入一番意愿中,他就在决断。”(《形而上学导论》第22页)在发问状态中,人实现了决断,也就是本己的存在。不仅如此,人的发问还能把存在者给揭示出来,海德格尔说,“我们的发问只开启这个领域,从而使在者在这种值得的追问的状态中得到曝光。”(《形而上学导论》第30页)“追问就是对我们的此在从最高级别将其保持在力量中的事物加以尊重的真的与对的唯一方法。”(《形而上学导论》第83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海德格尔还阐发了发问与此在的性的关系。“通过发问我们进入了一种境界,在这一境界之内,‘去在’是历史性的此在重新获得立足的基本前提。”(《形而上学导论》第40页)“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此在就被召唤入此词的充分意义上的历史中,进入这一历史,进入这一历史的决断中。……这一发问的基本立场与态度自身中就是历史性的,就将自身处于并保持于历事中,从这一历事并为着这一历事问起来。”(《形而上学导论》第45页)
与此相关,海德格尔还论述到了“发问”的反冲力,“但若问题确被提出,若发问确已进行,那么,就必定会从被询问的与向之询问的东西那里生发出一种向着问题自身的反冲,这一发问因此也就根本不是什么任意的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历事。”(《形而上学导论》第7页)于此,海德格尔阐释出“发问”本身的三层含义,“问之何所以问”,问题的所出即存在之领会;发问状态,此在之决断与历史性;发问的反冲力,发问之所归。这就使作为发问所从之出且所向之归的“存在”得以被本己的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