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走出道德困境建设新华伦理(5)

2015-08-27 01:01
导读: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同志至今仍无视这种道德错位的现实,譬如有人在理论上依然坚持让国有企业干部实行与个体业主、外商“唯利是图”道德不同的“

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同志至今仍无视这种道德错位的现实,譬如有人在理论上依然坚持让国有企业干部实行与个体业主、外商“唯利是图”道德不同的“先进道德”。那么,试问,当国企干部与后者进行商务谈判时,他若真的遵循“无私奉献”道德出让国有权益的话,那究竟是道德行为呢?还是犯罪行为!实际上,近年来,国有资产正是在这种“高尚”道德遮掩下大量地流失!公家购买商品开高价便是最寻常的例证。道德规范只有具有同一性才有约束意义,同一性质的社会关系中如果实行不同性质的道德规范,只能产生非道德的后果。因此,就在传统美德成为市场交易中损人利己的工具的同时,在真正需要社会公德的公共领域中,却被普遍引进市场经济原则,从而加速社会公德水平的滑坡。
公共领域中的人际交往关系是非利益交换关系,是人们共同享受公共权利、共尽社会义务、彼此满足人类自尊情感需求的交往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于人类共享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享受公共利益时与他人权利发生摩擦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法约规范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但保留尽可能大的自由生存空间,享受尽可能多的自由权利,这是现代人的人格自尊自识的需求。这便使公共领域中道德约束范围要远远大于法的范围。公共道德关系,并不是金钱利益关系;爱心善行本身是无偿的,也是无价的。公共道德关系不遵循权利义务对等交换的原则,人们的道德义务要远大于道德权利;个体有义务服从维护集体的真实利益,甚至必要时为他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但在非特殊情况下个人却没有向他人索取报偿、爱心或牺牲的权力。以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为前提的极端利己主义无论何时都是应受到道德批判的。应当说,我们的许多重义轻利的传统美德在公共道德领域中是应当大大宏扬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市场原则的引进,少数人的良知却让金钱腐蚀了。据报载,当一个儿童不幸落水其姐姐跪着向人求救时,被求者却首先索取报酬,致使落水者不救而死!这可能属于极端情况,但向问路者公开要索取报酬却早已不是新闻。至于把人民给予的政治权力、把党的组织原则、把医生教师神圣的救人育人天职也用来进行金钱交换,则更是道德腐败的表现。这些尽管不完全属于公德范畴,但它的道德示范作用却是极为恶劣的,使包括我们后代在内的纯洁心灵也早早就被金钱所玷污──连幼儿院的小朋友都懂得让家长给老师送礼的重要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但问题严重性在于,在人们对这种非道德行为和倾向深恶痛绝的同时,现实道德舆论却实际上已经将这种市场原则认同了,“子不言利”的中国人一下子走到另一个极端“言不及‘义’”──那些出于崇高道义的奉献行为竟被很多人认为是不真实或动机可疑或纯属傻冒,一个义务奉献者的事迹登报后,会收到成千封索取“奉献”的信。而那些利用公共权力寻租行为却竟然为道德舆论或“喻世名言”所容忍。这种道德错位的结果使那些损人损公利己者在公开损人利己时,不仅感受不到道德的压力,甚至可以毫不脸红地对那些反对被损者进行道德攻击。某出版社编辑将一笔编辑费送给社外的特邀编辑,只因这位学者如数收起没有表示“意思”,这位编辑事后便逢人就讲这位学者“太不够意思”、“太自私”!



限于篇幅,其上我们对造成道德困境的“道德内因”分析是并不充分的,譬如关于道德错位问题我们只涉及公共道德与市场道德,并没涉及市场道德与政治阶级道德、职业道德等等的错位;同时我们的讨论还主要停留在共时性层面上,对于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错位关系没有完全展开。实际上,某些传统美德未必然就是现代美德。譬如,“己所不欲,无施于人”这一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传统道德规范,虽然可以作为一般道德原则抽象继承,如在市场道德中,但却并不能笼统拿来作为现代公德规范。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它的推己及人的共生命题是: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已所欲,应施于人。于是,吸烟人,敬烟,是美德,对方谢绝自己吸,也不缺德。而从现代道德观念看,这样作却恰恰违反社会公德,是利己损人的行为。现代公德从尊重他人独立生活方式和利益边界原则出发,强调的是互尊,是“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即使某些从传统道德看去是纯粹利人的乐善好施行为,也可能不符合现代公德。譬如出于善良动机,去过分关心他人的私生活,在单位里公开倡导帮助解决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便是典型的违反现代社会公德的案例,因为它严重挫伤了人格尊严,干涉了个人隐私和婚姻自由,使那些独身主义者甚至成了整个单位的“问题”!对于传统与现代道德之间的这种道德错位同样需要我们去进行专题研究。
上一篇:中国传统伦理审美谐和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