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以张载和(6)

2015-10-26 01:02
导读:2、张载和徐敬德又从事物运动变化意义上批判道佛。张载说: 乾坤,天地也;易,造化也。圣人之意莫先乎要识造化,既识造化?然后理可穷。彼惟不识


2、张载和徐敬德又从事物运动变化意义上批判道佛。张载说:
乾坤,天地也;易,造化也。圣人之意莫先乎要识造化,既识造化?然后理可穷。彼惟不识造化,以为幻妄也。不见易则何以知天道?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注32 *

天地万物是在不断运动变易中化生,不懂得造化的道理,就认为天地万物为幻妄。徐敬德亦说:
易者,阴阳之变。阴阳,二气也。一阴一阳者,太一也。二故化,一故妙,非化之外别有所谓妙者。二气之所以能生生化化而不已者,即其太极之妙。若外化而语妙,非知易者也 注33。

客观对象事物的变化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由于阴阳二气的 ,才使天地间生生不息。徐敬德认为,变化是事物内在的阴阳二气,而不是外在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张徐批判佛教的思维逻辑是:易 → 天道 → 性或易 → 性 → 天道
如果不知易的造化,即阴阳的变易,而讲天道和性,实是无本之木,只有明白阴阳二气的变化过程之后,才能达到天道和性。

(二)对生死轮回与鬼神的批判
张、徐对佛教所说的生死轮回说和鬼神论进行批判。他们认为人物的生死,都是气的聚散变化。张载说:
易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者,谓原始而知生,则求其终而知死必矣 。注34*
浮屠明鬼,谓有识之死受生循环,遂厌苦求免,可谓知鬼乎?以人生为妄(见),可谓知人乎?天人一物,辄生取舍,可谡知天乎?孔孟所谓天,彼所谓道。惑者指游魂为变为轮回,未之思也。大学堂先知天德,知天德则知圣人、知鬼神。今浮屠极论要归,必谓死生转流,  非得道不免,谓之悟道可乎?悟则有义有命,均死生,一天人,惟知  昼夜,通阴阳,体之不二。注35。*

佛教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亦以人生为幻妄。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去追求宗教彼岸世界的激情。根据张载对佛教的理解,如果"三世轮回"和人死为鬼说成立,那么必定以承认灵魂不灭为前提然而按照佛教人的生死都是幻妄的理论,就应该彻底否定灵魂的存在。张载继承中国古代范缜、傅奕等人的神灭论思想,提出人的生死现象都是气的聚散变化,气聚为生,气散为死。张载弟子范育在《正蒙序》中说: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至于谈生死之际,曰:"轮转不息,能脱是者则无生灭",或曰:
"久生不死"。故《正蒙》辟之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夫为是言者,岂得已哉!注36

气聚为人与物,气散为太虚(气)。人的生与死、精神与肉体的关系,就是气的聚与散的关系。人们之所以认为人死有知、灵魂不灭,是因为对自然界的一些怪异现象不理解的缘故,张载说:
范巽之尝言神奸物怪,某以言难之,谓天地之雷霆草木至怪也,以其有定形故不怪,人之陶冶舟车亦至怪也,以其有定理故不怪 。注37

打雷闪电、奇花异木等怪异现象,只要认识它的"定形",就不会以为怪异,只要人们认识到无鬼,就不会信佛教的人死有知、灵魂不灭了。徐敬德继承张载的思想,也批判了人死为鬼论,他说:
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此尽之矣。吾亦曰,死生人鬼,只是气之聚散而已。有聚散而无有,无气之本体然矣 。注38

人物的生死是气的聚散变化。气聚而形成人物,这是人物之生,气散便是人物之死亡,气虽然有聚散的变化,但不会消灭。不管是人,还是鬼神,一切万物都由气的聚和散而产生并灭亡。

张、徐认为,事物存在的特性、形态等等的差异,都是由气的聚散来决定的。
佛教之所以讲有生死轮回和鬼神,都是没有认识到事物变化的规律性和生死的必然性所导致的,而鬼神只是体现气的运动过程中往来、屈伸等不同的运动形式,并非是什么人格化的神与鬼。他以气伸而为神、气屈而为鬼来批评佛教错误的生死轮回说和鬼神说。
上一篇:韦伯合理化理论的科学史语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