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齐物论》看《庄子》(8)

2015-12-03 01:15
导读:外(杂)篇中,对天人问题有继续探讨:“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


外(杂)篇中,对天人问题有继续探讨:“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又,“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秋水》)这种从行为上区分天人,同物心的对比是一致的。因为有心才会有为,它决定行为的动机。《天地》中关于机械与机心的议论为此作一注脚:“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该篇还借老聃之口说:“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众有形者,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之入于天。”这就是合天人。其实,不论是齐物我,还是合天人,都是精神境界的问题。《齐物论》的说法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而《天下》的概括则更能传达其人生观的性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由此,宇宙秩序即是道德秩序,自然态度就是生活态度。

从《齐物论》看《庄子》,就是以《齐物论》为中心的《庄子》哲学的研究。上述分析表明,一部《庄子》所展示的哲学系统,基本上是《齐物论》中所包含的思想结构的放大。这一思想结构,若用三个关键词来表示,即“物——心——道”。它贯串在齐物论、齐万物及齐物我的思想程序中。其中,核心范畴是心,它有逐物与达道两个对立的倾向或层次。庄子及其后学所致力的工夫,就是通过对情、知性质的剖析、阐明,促成心由逐物到达道的转向。而物与道同有与无的对位转化,就是在心的转向中完成的。13所以,庄子哲学有强烈的心学色彩。这自然是经分析而重建的思路,但它提供理解《庄子》的新的门径。庄子后学并非只是庄子的简单复述。如言、意关系的提出,道的形上学化的倾向,以及天人问题的强调,都有自己的贡献。只是由于不同的人兴趣不同,各自发挥的结果,可能导致相互冲突。这给那些把《庄子》当作个人作品的读者留下困惑。本文采取的视角,不仅有助于解析文本所呈现的思想线索的发展,同时,强化了对其哲学内涵的内在把握。《齐物论》当然不只是打开庄学宝库的一把钥匙,就《庄子》在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影响而言,它也是我们领会中国古典哲学特质的非凡经典。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注释:

1 冯友兰:《再论庄子》,《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2 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3页。

3 王夫之:《庄子解》,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46页。

4 统计对象为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5至77页、第84至85页、及第90页所列举的对比材料。

5 王夫之:《庄子解》第10页。

6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7 参见罗根泽:《庄子外杂篇探源》,《诸子考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8 “故异便”三字位置,据马叙伦校改。

9 参阅汤用彤:《言意之辨》,《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 见注7,第293页。

11 庞朴《说“無”》告诉我们,今日被简化为“无”之“無”字,传统中包含“亡”、 “無”、“无”三义。这三义分别便是“有而后无”、“似无实有”与“无而绝无”。用这种区分理解魏晋玄学的有无之争,贵无派以无为本之“无”属“似无实有”之义,而祟有派所攻击的无中生有的“无”,便是“无而绝无”的“无”。(《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第270至283页。)这对我们理解《庄子》中的“无”,很有启发。

12 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395页。
上一篇:解析老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