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养与自我创新:晚年福柯的主体/自我观(3)
2016-01-12 01:06
导读:ジ?碌穆桌硌 众所周知,福柯晚年回到伦理学的问题,探讨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学。他认为当时整个伦理学都围绕着关注自身,这是古代伦理学的特色。“
ジ?碌穆桌硌
众所周知,福柯晚年回到伦理学的问题,探讨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学。他认为当时整个伦理学都围绕着关注自身,这是古代伦理学的特色。“我并不是说伦理学是关注自身的同义词,而是说在古代,作为自由的有意识之实践的伦理学,已经围绕着此基本规则『关注你自身』”。(Foucault,1997:285)
ピ诟?碌墓勰钪校道德有两种类型:“规则取向的道德”("code-oriented"moralities)和“伦理取向的道德”("ethics-oriented"moralities)。(1985:30)任何的道德其实都有两种要素——规则要素与修行要素,由于强调上的差异,而有上述两种理念型。“规则取向的道德”是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要求遵守一种普遍规则,且准备为所有人设立的一种道德;而“伦理取向的道德”则是一种“个人式的伦理”(personalethics),不是为所有人而设的或不是规范所有人的伦理道德,而是少数人自己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伊比鸠鲁学派等。道德的两种要素通常是共同存在的且互相关联、相对独立自主的,只是强调上有所差异罢了。(同上引)“规则取向的道德”强调规则的遵守及规则的整理或系统化;而“伦理取向的道德”则强调同自我的关系,努力要修养自我成为一个伦理的主体,修养自我关系的方法及技艺(所谓“自我技艺”或“自我技艺学”),强调转变自己生存方式的实践(所谓“自我实践”)。这一意义的道德就是希腊文askesis(修行或修养工夫)所代表的。也就是透过一种过程及方法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改变自我与自我的关系(自我关系的形成),使自己成为一个伦理主体,来主导自我的转变。
ァ白晕摇备拍钍且桓龇此夹缘母拍睿指涉自我与自我的关系。福柯的伦理学关注于此。自我与自我的适当关系为何?如何达到?这也是他所谓“自我修养”的意思,也是上文所引的askesis的意思。
古希腊罗马的道德理念,比较偏向伦理取向的道德,即个人式的伦理。不时兴普遍规则式的道德。基督教的道德观则是一种服从一套规则系统的道德。(Foucault,1988:49)而当代由于多元文化及文化相对主义的盛行,也不太可能实行普遍规则取向的道德。伦理取向的道德是一种可能的趋向。虽然如此,福柯却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个别的问题,一个时代的问题不可能从另一个时代找到现成的答案。换言之,希腊罗马的伦理道德绝不能照搬到当代社会来。虽然福柯对希腊罗马的伦理道德理念(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葛主义等)极为激赏。
ジ?滦哪恐械穆桌硌Ш兔姥密切关联:
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在例如斯多葛伦理学中发现任何的规范化(normalization),因为这种伦理学的主要目标是一种美学的。第一,这种伦理学只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第二,这种伦理学只为少数人而设,并非要给所有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而是少数菁英的个人选择。作这种选择的理由是要过一种美好生活以及要留给其它人一种美好生活的回忆的意志。(1997:254,强调乃引者所加)
他的伦理学就是一种自我实践,也是一种生存美学。这是一种美学化的伦理学,追求美——艺术的美、生活的美,而不只是道德上的善。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作品《恶之花》以及尼采“超越善恶”的精神,也是福柯的精神所在。
ド存美学与自我实践
ジ?露十几年的研究,试图勾勒在西方文化中人类发展关于他们自身知识的各种不同方式或途径的历史:经济学、
生物学、精神医学、医学及刑罚学。福柯并不是以这些知识的票面价值来接受这些知识的,而是把这些科学当作特定的“真理游戏”(truthgames),这与人用来了解他们自身的特定技艺相关联。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ジ?麓印罢胬碛蜗贰钡慕嵌壤纯矗可把思想史(或智识史)看作“真理的历史”(historyoftruth)或者“真理游戏的历史”。这里的“真理”当然是历史中的当事人所宣称的真理,要被放在括号中的小写的真理。而真理游戏则提供判断真假的规则,这种规则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