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理论政策问题研究((2)

2013-11-13 01:04
导读:在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控制公共支出已经日益成为其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过去长期历史发展进程看,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表现出不断扩张趋势

  在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控制公共支出已经日益成为其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过去长期历史发展进程看,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表现出不断扩张趋势,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是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和财政活动领域拓宽的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公共支出、特别是公共部门社会福利性支出的过度扩张,使政府财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愈益陷入一种“高福利、高支出、高税收、高赤字、高债务”的困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公共支出总量的控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财政经济实力雄厚,但过去长期以来一直受巨额赤字和债务的困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克林顿政府和国会采取了新的平衡预算方案,在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税率的同时,对于支出控制和管理采取了硬措施,包括削减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推迟对政府退休人员生活费用的调整、进一步限制可自由支配项目的开支(如国防、国际事务、国内规划)等。上述增收控支措施取得巨大成效,美国联邦财政1998年第一次消灭了近30年来的财政赤字,后来两年也表现为财政盈余。意大利近年来财政支出改革的步伐也很大,主要从三方面控制财政支出:一是改革退休金发放办法,减少政府的社会保险与福利支出;二是改革医疗卫生管理办法,解决医疗卫生支出消费严重的问题;三是压缩政府机构,实施政府雇员“零增长”方案,削减政府行政经费开支。上述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财政支出增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13.6%降到1996年的4.4%,公共债务比重在1996年出现了7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下降。由上述分析可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支出改革及其支出管理控制方面,是适应宏观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同时对改变财政困境、压缩和控制财政赤字也已起到了重要作用。显然,国外的这些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又面临着巨额赤字和债务的困挠,更有必要强化管理,控制支出。中央十五大提出“振兴国家财政”的重大任务,1999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战略性要求,这是从我国宏观经济全局及其当前财政现实矛盾出发作出的一个正确判断和决策,也为今后中长期财政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根据中央步骤,在未来一个时期使国家财政建立在稳固、平衡、强大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取决于两条,一是统一财政,集中财力,提高“两个比重”;二是切实改进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建立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增长的机制,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当前和今后中长期,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财政支出总量,这是改变我国财政困境、实现“振兴国家财政”战略目标的正确选择。
  2.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所谓支出结构就是公共支出的内部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家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因此,公共支出管理还必须把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理论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支出状况进行大量的比较研究之后,对不同经济阶段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观点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影响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对这类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小,私人部门不愿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但对这些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又是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效益的。因此,需要政府提供,或者是地方政府提供,或者是中央政府提供,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克服可能出现的基础设施“瓶颈”效应。此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私人资本积累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某些资本品必须公共生产,即使这些资本品的利益是内在的,不具有外部经济效益,也要求通过政府预算提供。所以这一阶段公共资本的作用很大。一旦经济进入发展的中期,私人产业部门业已兴旺,资本存量不断扩增,私人企业和农业的资本份额增大,那些需由政府提供的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对其的增加也逐渐变缓了,此时私人资本积累开始上升,公共积累支出的增长率就会下降,从而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就会下降。当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净投资的份额又会上升。这是因为随着人均收入进一步增长,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私人消费形式将发生变化,从而预算形式也要发生变化。因此,这一阶段对私人消费品的补偿性公共投资将处在显著地位,从而使公共积累支出又出现较高的增长率。总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公共资本比例要求较高;而在“起飞”实现之后会暂时有所下降;当经济步入“成熟”阶段时又会上升。其增加与下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特定的收入阶段和它对资本的要求。
上一篇:建立适应WTO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