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财政管理 努力提高财政效益(5)
2017-01-08 01:08
导读:(二)针对财政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狠抓贯彻落实 刘部长在今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当前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五个重点的四
(二)针对财政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狠抓贯彻落实 刘部长在今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当前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五个重点的四个结合。五个重点是指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以及以对财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四个结合是指把加强管理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把加强管理与法制建设相结合,把加强管理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以及把加强管理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各地要认真贯彻刘部长的讲话精神,学习兄弟省区的经验,对照自己在财政管理工作中的弱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今后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收入管理方面,要着重加强对主体税种和具有增收潜力的税种管理,解决越权减免税。欠税,逃税和截留国家财政收人问题,特别是要继续抓紧抓好财源建设工作。在支出管理方面,要继续压缩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对于非生产性支出,特别是对人、车、会、话以及某些专项支出要进行重点管理。对支出过程的跟踪问效和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考核,是支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抓紧抓好,不可松懈。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要自觉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杜绝将预算内资金转作预算外,抓好财政专户建设,解决坐收坐支问题,并逐步将符合条件的预算外资金项目纳入预算管理。财政周转金管理在许多地方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要继续搞好建章建制和清理整顿工作,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三)做好财政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着手研究加强财政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如哪些制度要健全,哪些支出科目要清理,哪些支出项目要确定标准或调整已经过时的标准,哪些可以纳入零基预算,哪些事项可以不管或少管,以便集中精力转向制度建设和政策研究,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要从大局出发,统筹研究,能够改进和调整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暂时不能解决的,要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以便时机成熟时推出。
(四)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的精神 在财政管理特别是支出管理中,大力提倡勤俭建国、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传统,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还是个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大部分人口还处在温饱阶段,全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不少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正常的工资发放难以保证。因此,在财政管理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尤为重要。 财政管理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财政管理方面的每项改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要取得实质性的、长期性的成效,十分不易。正因为如此,各地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牢固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将这一项工作一抓到底,努力开创财政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把财政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