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力资本观的企业财务创新
2017-06-23 01:01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基于智力资本观的企业财务创新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作为对传统资本
[摘 要] 作为对传统资本观念的创新,智力资本观扩展了资本范围,确立了智力在企业中的资本地位。本文分析了智力资本的 内涵和外延,从智力资本观角度,阐述了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围绕企业财务创新展开研究,认为应该在 财务目标、财务活动、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智力资本;企业财务;创新
一、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最早的“智力资本”是由Senior(1936)提出,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Calbrainth(1969)发展了智力资本这一概念,他提出智力资本是指运用脑力的行为,而不单是知识和纯粹的智力,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Kaplan and Norton(1996)指出智力资本包括所有能创造价值的资产。Stewart(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Edvinsson and Malone(1997)提出公司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所谓的智力资本,Edvinsson(1997)提出智力资本的三个基本性质:(1)智力资本是财务报告的补充,而非附属。(2)智力资本是非财务资本,代表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间隐藏的缝隙。(3)智力资本是负债的一种,而非资产,就像股东权益一样,是从股东(亦即顾客、员工等等)那儿借来的。
从国内来看,袁丽(2000)认为智力资本是可以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袁庆宏(2001)强调智力资本是组织中一种潜在的应用知识与技能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一种聚合知识载体的能力,它并不是知识本身。谭劲松(2001)认为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高级的人力资本,即拥有科研创新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的人力资本。王勇,许庆瑞(2002)把智力资本看作是一种组织现象,是各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朱学义(2004)认为智力资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以智能和开拓创新为特征的,给单位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财富的资本。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智力资本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对其本质内涵的理解却是基本一致的,即智力资本是由人的智力所形成的、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关系等无形资产的总和。其基本特征:一是智力性,是人的高智能的产物;二是无形性,不具有物质实体;三是增值性,能带来价值的增值。
关于智力资本的组成内容,研究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Edivinsson和Malone(1997)的Skandia导航器将智力资本分为财务、顾客、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五大类,而明细指标则多达164个。Sveiby将智力资本分为雇员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ter 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 structure),即智力资本的“E—I—E”结构。Stewart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指出智力资本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用户资本三者之中。Annie Brook-ing(1996)认为,智力资本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基础机构资产四大类。从现有研究结论看,Stewart的“H—S—C”结构,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1.人力资本(human capita1)。指以人为载体而存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指企业员工所具备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集成能力、创新能力,是个人所受教育、经验、对工作和生活态度等因素的综合体。人力资本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源泉。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它是企业知识的存在形式,更主要的是,它是创造新知识的源泉。因此,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重要基石。
2.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指组织所拥有的起基础作用的各种无形资产。其与人力资本不同,人力资本是个人可以带走的资产,企业只能租用,而结构资本是与组织共存的资产,是企业中人力资本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或知识平台,也是把人力资本转变为财富的机制。结构资本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形式、企业形象、知识产权等。结构资本使企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地运转,因此,企业若要保持其市场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定期审查其结构资本的价值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