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温州资本外流看税收竞争问题(2)
2017-08-04 04:44
导读:2.政府性收费过多。收费是对于税收的一种弥补。目前,由温州市税务机关征收的政府性收费有文化事业建设费、教育费附加、粮食补偿金、粮食附加税、
2.政府性收费过多。收费是对于税收的一种弥补。目前,由温州市税务机关征收的政府性收费有文化事业建设费、教育费附加、粮食补偿金、粮食附加税、地方养老保险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资金、兵役费、旅游专项基金、新型材料专用费以及部分县市由地税机关代征的工业
企业管理费等。这些收费项目有的是浙江省统一规定,有的是温州市地方特有的,此外,还存在很多部门性的收费。但不管何种收费,也不管收多收少,在纳税人眼里,总是“负担重”的概念。温州市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1.1亿元,地税部门共组织收入161.4亿元,其中地税费收入比例为1.76:1,可见规费规模的庞大。还有乡镇企业管理费等还是专门向个体私营企业按销售额的0.2%征收的,粮食补偿金和粮食附加税的征收比例是按企业性质不同设置的。
温州企业税费支出比上海浦东、广东东莞等地高出 2-3个百分点,甚至4-5个百分点。
3.民间资本融资难带来的税收负担。温州大企业占企业总数不到 1%,贷款额却达到了50%左右。温州的鞋业、制衣、眼镜、打火机等商会,各自都有100至200个会员企业,但这些会员所需资金大都依靠民间相互调剂,能在本地银行贷到款的是极少数。因此,民间借贷就成了温州资本的个性,是“温州特色”,是温州众多民营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功臣。这是温州地方文化特色促进了温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缺乏必要支持下的无奈选择。
民间融资必然会带来高融资成本。企业的借款成本体现在会计报表的“财务费用”里,但在缴纳所得税时,不能全额在税前从收入里抵扣,而是按照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部分扣除。这样等于加重了温州企业的税收负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制度创新,无法解决由于温州资本的个性——民间借贷带来的税收问题。
(二)外患:各地竞相推出的财税优惠政策
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温州是各地招商的主攻目标,财税政策往往是他们的主要政策。
1.优惠的税收条件。有些地区的税收优势是税法赋予的,比如上海浦东,即使是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也仍保留包括浦东在内的六个区的税收优惠地位(还有五个经济特区)。当然,更多的税收优惠还是地方政府赋予的。合成革及其配套企业、不锈钢企业大量迁往的丽水,对新办的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生产企业给予的优惠税收政策包括:内资企业从投产年度起,经市国税局批准享受三年内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某些地区还专设了“温州园区”并为此集中提供诸多优惠措施,比如吉林省公主岭市来温州招商时承诺,为到该市“东北温州小商品城”的温州人提供全国最优惠的政策,国家税缓交,地税全免。 由于近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各种减免税权限进行限制,因此税收优惠已不再是税收竞争的主要方式,转而改为更隐蔽的形式,如财政返还等形式。如丽水经济开发区规定经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从获利年度起,5年内按企业缴纳所得税地方净收入部分给予奖励,对外资企业按实际到位外资金额给予一次性奖励。安徽芜湖规定企业可以享受地方财政设立的“企业发展基金”奖励,自投产之日起五年内地方所得部分,前三年奖励投资人80%,后两年奖励投资人50%等。这对于温州资本而言,是极具诱惑的。
2.限制税外费用。在上海,除国家规定的税外,额外的费很少,政策的随意性不会很大。丽水经济开发区强调区内企业将实现税外无费经营。安徽芜湖的招商引资政策中规定,除国家规定必须上缴的费用以外,免收行政性收费,事业性、经营性收费按下限减半征收。
中国大学排名
3.降低土地价格。如温州锁业转移的江西上饶市工业区,对进区的一般性工业项目,每亩3万元左右便可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免收综合配套费;属高新技术项目或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的企业落户,可享受基本地价减半的价格优惠,综合配套费免收;甚至土地价格可以采取“一企一议”的办法。丽水招商的土地价格为8万元/亩。深圳、广州这些地区为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由当地政府部门建造标准厂房,以较低廉的价格提供给企业,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