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思考

2017-08-13 01:35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思考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地方政府债
〔摘 要〕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并已严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恶化了信用环境,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隐患。究其根源,既有地方滞后的原因,又有现行体制下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的因素;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政绩工程”和管理缺位的促动。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切实做大地方财政“蛋糕”,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规范财政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和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并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正视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澄清债务家底,积极寻求有效的化解对策,是贯彻实施“与时俱进,后发赶超”战略,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对湘中某市的调查,就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谈点粗浅的看法和思考。  一、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表现  所谓政府债务,是指各级党政群团机关和履行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部门直接举借或担保、需以财政收入或拨款为还款来源的各项欠款,但不包括一般竞争性、经营性项目和自行筹资、自行还贷及以自有资产(经营收入)为还款来源的欠款。  截止2004年底,该市政府债务累计达413937 .19万元,相当于200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 .9倍。其中市本级59733 .66万元,县市区354203. 53万元,负债最多的某县达93250万元,最少的也有49504万元。  (一)债务构成情况。按债务用途分,用于发放工资41720万元,占10 08%;政权机关建设13179. 94万元,占3. 17%;城市建设88591 .14万元,占21. 5%;科文支出34738 .18万元,占8 .39%;支出1782万元,占4 .3%;医疗卫生支出6960万元,占1 .7%;其它支出175029 28万元,占42 .3%.  按举债项目分,外债(主要是世行贷款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12333. 19万元,占2 .98%;国内债务401604万元,占97 .02%.  按举债部门分,各级政府举债293394万元,占70 .9%;财政举债17973. 2万元,占4 .34%;政府其它行政事业单位举债85754 .54万元,占20 .7%;政府所属公益事业部门()举债43406 9万元,占10 .49%.按偿还期限分,一年以下80700. 94万元,占19 .4%;1-3年72352 .44万元,占17. 5%;3-10年184495 .56万元,占44. 6%;10-20年51831 .66万元,占12 .5%;20年以上1589. 25万元,占0 .38%.  (二)几点统计结论。  客观地说,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破坏了地方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  (1)政府债务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呈现失控趋势。从全市来看,不仅国家、省级贫困县市大量欠债,而且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也负债沉重;不仅各级政府举债,而且政府各部门和部分履行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部门也随意大量举债;不仅市县政府举债,而且乡镇办事处也普遍举债。可以说,不少地方和部门的债务举借行为已呈现严重失控状态。  (2)债务包袱十分沉重,偿债压力巨大。截止2004年底,该市政府债务总额相当于2004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 .9倍,约占2004年全市GDP的15.72%.按该市410万人口,人平负债1010元;按12.4万名财政供养人员计算,人平负债达33382.03元。  (3)基层政府运行的债务依存度高,远远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不少乡镇日常运转靠举债,搞基本建设靠举债,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靠举债,保证公职人员工资发放仍然得靠举债,并形成了“挖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老债”的恶性循环。据统计,该市92个乡镇办事处有86个负债,负债面达93 .48%,负债总额达103854 .3万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1128. 85万元。特别是从1999到2004年,该市乡镇办事处债务由45657万元增加到82765万元(不含履行部分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部门的欠款),短短5年时间将近翻了一番。负债最多的某镇欠债已高达5289万元,用完了未来10余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影响了机关正常运转,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因债务包袱沉重,不少地方出现了长期拖欠公职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缺口巨大的现象,直接损害了干部和群众利益。有的乡镇一度出现“工资停发、发票停报、车子停转、食堂停餐、电话停机”的“五停”局面,每逢年关逼近便关门躲债,干部职工人心涣散,严重影响了机关正常运转。有的地方因政府财务状况恶化而导致债务不能到期清偿,直接损害了政府信用,动摇了社会投资与消费信心,酿成了普遍性的社会信用危机。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的“公”字招牌黯然失色,机构对政府举借纷纷亮起了“红牌”,政府举债只能以法人代表个人的名义和自有资产为担保才能借款,形成了“政府的面子没有个人面子大”的尴尬局面。有的政府部门单位因拖欠基建工程款而多次被债主封堵大门,造成人车不通,政府机关威信丧失殆尽。  (5)加剧了财政金融风险,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隐患。目前,不少地方和部门的举债不仅呈失控状态,而且脱离了政府和财政的有效监管,最终往往又要由财政“兜底”,直接加剧了财政困难和风险;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或维持正常运转,往往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向金融机构借款搞建设、保运转,结果因无法偿还又聚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些债务大都是从上级财政或金融机构直接借入的,具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如不按期偿还,上级财政将在年终决算时予以扣还,这势必影响各级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尤其严重的是,一些自身财力不足而又无法借款的地方,往往违规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弥补短期开支;还有极个别的地方和部门,因无法按期归还银行债务本息或工程款,甚至采取“赖”、“拖”、“顶”的蛮硬,既侵害了群众利益,又激发了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  (6)加剧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些地方政府背负债务包袱后,往往“病急乱投医”,不顾经济发展条件和自身承受能力,盲目举债投资。而在盲目举债背景下启动的投资项目往往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是重复建设,建成之日即是亏损之时,不仅不能产生“脱贫”效应,而且给当地政府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债务负担,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上一篇:基础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与拨款方式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