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理财过程中预算假设理论选择(3)
2017-08-13 04:24
导读:四、结论 政府理性的预算决策过程决定了公共部门理财的科学性,预算假设的选择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扮演了极为关键性的角色。政府首先必须确
四、结论 政府理性的预算决策过程决定了公共部门理财的科学性,预算假设的选择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扮演了极为关键性的角色。政府首先必须确定科学的预算管理目标模式,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决定着相应的预算行为方式。 在预算管理实践中,随着管理水平日渐提高,依次形成三个层次的管理目标,除传统的两大任务,即控制公共资源,以战略重点不同制定未来的资源配置计划外,如何管理公共资源,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效能,应成为各级政府在公共理财领域的最高追求。在政策制定和计划安排上实行严格的预算资金限制,是运作良好的公共部门的主要特征,然而这种约束性必须与灵活性相结合,管理自由度的增强,结合严格但又可以预测的预算限制,赋予各部门更多资源分配决策的责任,加强预算结果的责任制,才能实现绩效控制。 循着这一管理任务,各级政府在下达编制预算的指导计划时,规定统一的预算申请假设,避免职能部门因缺乏编制标准而要求资金的数额时各行其是。为了实现自上而下的主动编制预算,政府必须详细了解预算单位的基础信息及项目的成本效益,无限制的预算申请提供了一条理想的假设模式,尽管实践中必定会遇到公共资源稀缺性的矛盾,但政府可以在预算行为中掌握主动权,改变长期以来迫于职能部门压力,疲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预算编制技术方法的选择应逐步从技术手段上摒弃完全的基数加增长模式,采用西方国家比较成熟的科学编制方法。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的广泛运用,将会提高政府部门资金使用的效率,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实现政府预算平衡。
: [1]RrobetDLi.PublicBudgetingSystems[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7 124. [2]孙克姆·霍姆斯。PublicExpenditureManagementHandbook[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2.3 27. [3]刘明慧。政府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6 101. [4]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原理[J].广东财政与实务,20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