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假设:公共部门科学理财的前提
2017-08-14 01:56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政府预算假设:公共部门科学理财的前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政府理性
[摘 要]政府理性的预算决策过程决定了公共部门理财的性,预算假设的选择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上,扮演了极为关键性的角色。各级政府在下达编制预算的指导计划时,规定统一的预算申请假设,避免职能部门因缺乏编制标准而要求资金的数额时各行其是。选择合理的预算假设是政府预算管理目标层次的契入点,同时也构成了政府预算编制技术支撑点。 编制政府预算是各国预算决策过程中最核心的阶段,公共部门基于对未来预算年度不同的假设提出预算申请,有的部门可能根据业务量的需要申请资源,有的也许是根据其认为可以获得的资金做出申请,其它的部门还可能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组合。结果是,预算申请基于不同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部门预算数额之间差距悬殊,而要求预算
办公室或财政部门做出不同的反应。很显然,这样做不仅有悖于政府理财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还人为地增加了预算的复杂和难度,为了避免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假设上的分散性,编制预算之前政府制定统一的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种不同的预算假设概述 上有三种不同的预算假设: 一是当前服务预算。其基本思路是假设既定项目不发生任何变化,部门现时的预算被用作新预算的基础,任何增加预算的申请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它增加的运行成本,如在人员、原材料供给等方面成本的变化。换句话说,政府承诺继续现在的所有项目,履行或有义务。运用这种预算假设时,预算编制可以看作是在以往的基数之上添加或者去掉一个增量,财政部门重点论证的是增量的合理性。 二是固定最高限额预算。这也被称为现时服务承诺的一种替代方法。这一假设体系中,首先在整个政府范围内设置一个资金限制,然后把这一限制分解到部、局和其它子单位,自上至下规定了每个预算部门使用的资源限额,本部门的一切支出固定在此框架中。其优点是获得的预算申请汇总起来不会超过预期的最高限额,有利于财政部门从总体上控制资源,明显的缺陷在于部门之间苦乐不均,有的部门得到的资金不足而有的却绰绰有余。 第三种是“无限制”的预算或“蓝天”预算。假如各部门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满足其所有的需要,这时他们的预算申请又将会怎样?这种假设对预算申请设计了几种“倘使…将会怎样”的方法,通过提问使各职能部门开发替代项目,例如,如果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将会如何?或者在某特殊领域的项目改善了又怎么办?这一假设并不等同于缺乏预算指导,其目的在于促使各预算单位将其潜在的需求信息全部显现出来并排序,财政部门可以充分比较和论证,统筹考虑。 以上三种预算假设,在不同体制的国家,同一国家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建立在前两种假设基础上的预算编制在稳定,财源稳固的时期较适用,既可以避免增加预算赤字,又可以缩小财政部门与各预算单位之间讨价还价的余地,减少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事实上最高限额预算假设,其限额的制定和分解依据并不能完全脱离预算单位以往的基数,而且往往是以满足现时服务为前提的。 但这两者共同的缺陷是预算管理部门本身对于项目的任何变化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建议,由于缺乏资源分配的详细信息,表面看来似乎在预算决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可以掌控预算限额的分配和审议预算增量,实质上正是由于缺乏必要和详尽的项目信息,最终大多形成了以部门申请意见为意见的局面,在整个预算决策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而第三种预算假设则鼓励预算单位暂时不考虑公共资金方面的制约,通过论证实施某一项目的必要性,充分表达其在公共支出领域的偏好,极大的增强了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可以作为更加满意的资金水平上的讨论基础,当然如果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它有可能会超过决策者的经济和能力,最终使事情成为一张空想的清单。
二、政府预算管理目标层次———选择预算假设 的契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