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刺激景气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

2017-08-17 01:06
导读:财税论文毕业论文,试论刺激景气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向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从的国民运行态势看,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正
从的国民运行态势看,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正在节节下滑,1999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趋势凸现,若到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降到6%左右,2000 年的经济和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确实需要未雨绸缪。  一、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特点  在1990年至1992年上半年,我国曾出现过带有需求不足性质的市场疲软,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与上次的市场疲软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前者是经济“硬着陆”后发生的,这次是“软着陆”之后出现的;第二,前者发生在短缺经济形态还没有结束的经济条件下,这次是在短缺经济基本结束后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经济背景下出现的;第三,前者主要与国内大力压缩基建规模、抑制投资的宏观经济调节政策有关,这次则还与亚洲风潮有一定联系;第四,前者在宏观经济调节政策一旦放松后,便立即走出低谷,景气迅速回升,这次即使是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也还难以启动,经济增长的外部干预效用递减。因此,这次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不仅具有长期性,还预示着我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具体构成有效需求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要素,实际上,我国的出口在1998年从实物量上看,增长率还是不低的,大约在10%左右,价值量上的零增长主要是由于1998年全世界进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下降10%以下所致。因此,我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外需不是主要因素,最大的还是在内需上。内需是投资、消费双不足。“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制约生产”,这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目前,消费制约生产的问题特别突出。其原因,既有宏观经济政策因素,也有微观机制方面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主要是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不够配套、协调,对于经济软着陆之后的买方市场环境估计不足、重视不够;对于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和个人预期的变化、行为的变化应对不力,政策引导不到位,存在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现象,存在着主观上刺激景气而客观上收缩信用的逆向运作问题;对治理通货膨胀我们积累了较多经验,而对通货紧缩的危害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治理经验,措施迟缓,力度不够,办法不多,使“两个脱节问题”(一是城市巨大的购买力,与缺乏消费新热点,消费不足之间脱节;二是巨大的消费需求,与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之间脱节)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例如:  1.住房改革患了“中焦阻塞症”。住房改革目标没能按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不是遇到什么问题就努力排除阻力解决什么问题,而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且出现了中途停顿,这既延缓了住房分配商品化、货币化的进程,使我国最大的积压商品——巨大的房地产投资形不成现金流,而且还把居民增加支出的预期吊了起来,再加上医疗、养老和增加支出的预期作用,迫使居民们没有雨也要准备着伞。于是减少目前的消费就成为城镇居民的理性选择。  2.增加农民收入靠行政性提价,短期可以,长期不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应在引导农民不放弃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同时,鼓励继续大力发展。工业上去了,来自工业的收入增加了,就可以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粮价也可通过价值的作用得到提高。我国的乡镇企业在8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以后,后续的扶植、强化、提高措施没有跟上,以至最近几年发展缓慢,关、停增多。农民来自工业的收入减少,总收入减少或增长放慢已属必然。所以,即使农业丰收也解决不了农民的增收问题。  3.严格限制用地的政策措施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歧视,也对经济景气有重大。尤其是信贷向国有大企业倾斜的政策措施,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浪费,抑制了经济的活力。因为实践已经证明,经济的活力主要来自非国有经济。一旦占非国有经济比重非常大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渠道被限制、被堵住,其发展必然受到抑制。  4.目前还缺乏宽松的自由创业环境,存在小企业创业难、发展难和小本经营难的问题。  5.国家严加控制集团消费,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民间消费由于消费结构未有升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增长缓慢,未能填补集团消费减少留下的空挡;而有些集团消费却变相转为发放奖金和补贴,成为不断增长的居民储蓄。  6.整顿、规范财政信用,无疑也是对的,但要选择适当时机。我们于去年8月1日断然停办财政信用的措施,是典型的信用紧缩,是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对立的逆向操作。如果选在经济过热时出台,其正向调节作用定会得到有效发挥。对金融机构的整顿,也存在类似情况。针对当前经济的运行状况,不应砍减信用机构,而应积极扩大信用规模,加强管理,帮助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否则大量问题集中爆发,就会动摇信心。  7.在微观机制上,由于国有企业行为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还不善于根据消费结构和市场的变化寻找自己新的投资热点,形成不了有效投资。因此对新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不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出来,于是,与国有企业关联强的非国有企业也因此处境艰难,再加上非国有企业缺乏足够的信贷支持、严格限制用地以及诸多的行业准入限制、物价下跌,致使民间投资主体的发育受到制约,民间投资不振则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从而使目前启动经济变成了政府的“孤军作战”和财政的“独木撑天”。
上一篇:民主视野中的乡镇公共财政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