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目标重新定位及其改革思路(4)
2017-08-24 01:01
导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在国家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社会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竞争程度更加加剧,对社会保障提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在国家的整个社会生活中,社会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竞争程度更加加剧,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要抓紧建立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收缴体系,制定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标准,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建设,尽快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是大势所趋,但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不能仅仅局限于预算内的财政资金,也要重视其他财政手段的运用。一是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做好“两个确保”工作,真正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制度改革。二是对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部分地通过出售国有企业部分产权来解决。三是从支付改革和结构调整成本的角度,连续发行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专项国债的可行性。
2.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SARS去年的肆虐和今年的再现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是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欠账太多。在公共卫生支出方面,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披露,在191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中国医疗体系健全性方面的排名是144位,而每个中国人的卫生财务负担排名是倒数第四。1999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人均医疗费为11美元,分别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4%和3%左右,甚至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比如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从“一五”时期到2000年,中国的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2%左右,1996年以后不断呈下降趋势。1991年至2000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比例中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胡永华,2003)。 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和整个公共卫生体系被简单地推向了市场,过分的市场化导致整个社会重医疗收益,轻长期保健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因此要改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进程中过度市场化的政策倾向,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可以由社会和个人以多种形式进行补充。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能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切实保障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机构的有效运转和高效服务。财政要提供足够的运行资金,使公共卫生保健方便、公平地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要扭转政府预算支出中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适当降低个人在卫生总费用尤其是公共预防保健费用方面的负担,特别要提高落后地区、居民和贫困阶层享受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力求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对公平性。 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现象较为普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农村全面奔小康的“拦路虎”。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抓紧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状况已成当务之急。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极不合理是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991-2000年,政府农村卫生预算支出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增加额中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仅占12.4%。2000年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总医疗费用比重已达到60%以上,而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则达到90%。1990~2000年,占中国总人口60%~70%的农村人口,只消耗了32%~33%的卫生总费用。以2000年为例,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188.6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710.2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4.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5%,其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仅为32.7%(韩俊,2003)。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思路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1)制定并落实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比例和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倾斜政策。(2)要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助困资金。一是建议发行健康彩票或从福利彩票收益中切出一块;二是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3)加快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区域内、地区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计划。可以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如借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确定实施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4)各级政府要把卫生扶贫纳入当地的扶贫计划,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政府在财政上,要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一定的支持,对到农村服务的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一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