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深化中国农村财税分配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2)

2017-08-27 02:29
导读:二、我国对农村公共支出分配上的“缺位”现象 我国对农村公共支出分配上的“缺位”,主要是指我国在为整个社会成员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和

  二、我国对农村公共支出分配上的“缺位”现象
  我国对农村公共支出分配上的“缺位”,主要是指我国在为整个社会成员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和农民不能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现象。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农村公共支出分配上的“缺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农村基础的公共投入水平低,导致我国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方面存在“缺位”现象。
  由于基础教育具有社会受益性强的“准公共产业”特点,因而,世界各国都毫无例外地将基础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投资范围。不仅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而且在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埃及、肯尼亚等发展家,来自政府的公共经费一般均占基础教育投资总额的85%——90%左右。而我国对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仅占基础教育投资总额的57.9%,同时,我国对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城市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共投资,政府对城市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规模大、保障性强;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则来源于政府公共投资和农村教育集资,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规模小,水平低、保障程度弱。我国对基础教育公共投资方面存在的这种城乡差别,说明相对于城市基础教育的公共投资而言,我国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方面存在明显的公共投资“缺位”现象。
  (二)政府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在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投资方面存在“缺位”现象。
  所谓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是指预防和具有社会公害性的传染性疾病,使社会成员在克服社会公害的过程中共同受益的“准公共产业”。从世界各国来看,政府必须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承担相应的公共投资任务。我国在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投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国家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投资明显低于对城市公共医疗卫生的投资水平,使农民获得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的机会和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政府对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水平低,导致我国对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存在“缺位”现象。
  我国在城市居民中普遍建立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生活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占我国人口67%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能够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能够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15%左右。在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中,占全国人口不足33%的城镇居民享用的社会保障资金占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89%,而占全国人口67%以上的农村居民享用的社会保障资金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11%。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差26倍。
  此外,农民在饮用水方面的自来水设施建设、农村低压电网设施建设、农村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主要是依靠农民集资兴建的。这些本来具有公共属性和应该由国家公共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却未能承担起相应的公共投资任务,也是政府在农村公共支出分配上的“缺位”现象。
  三、财政分配的公共“越位”与“缺位”造成的不良后果
  我国限制城乡居民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所造成的把大量农民限制在农村的“城乡分治”局面,本来就影响了农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的相对较低,财政分配领域存在的对农村的公共收入分配“越位”与公共投资“缺位”现象,又在客观上进一步把农民推向了贫困边缘,更加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一)财政领域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公共“越位”,使本来处于较低收入水平的农民获得的净收入进一步减少。
  农民获得的净收入相对较少,必然会进一步降低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减弱我国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从消费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占全国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的53%下降到了目前的25.8%,农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人均消费水平的1/4左右。正是由于受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和财政领域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公共“越位”导致的农民的消费水平进一步下降的影响,不仅加剧了我国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减弱了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形成了我国农民无钱消费和大量商品积压并存的不合理的结构矛盾,导致了我国过剩经济的提前到来。
上一篇:税收流失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