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育支出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探讨(2)

2017-08-29 05:00
导读:一般地,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能发挥政府代理人具有的信息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这种契约关系,初始委托人的意愿和偏

  
  一般地,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能发挥政府代理人具有的信息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按照这种契约关系,初始委托人的意愿和偏好理应决定着公共教育支出的数量、种类和规模水平。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的不同,导致基本的委托-代理问题——“代理失范”。而针对信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事后非对称模型成为道德风险模型。外生的非对称信息最容易引起逆向选择的问题,而内生的非对称信息则容易引起道德风险问题。具体有:
  (1)逆向选择。
  在逆向选择中,代理人具有关于其行为特征的信息优势。在中央对地方调拨教育经费的博弈中,我们可以将地方政府视为支出运转的直接代理人,中央、省级财政部门视为委托人。作为委托人的中央财政根据各个地方的教育支出预算来划拨教育经费。然而,经济状况好的地方政府会虚报本地教育经费的预算,中央、省财政常常并不清楚各地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师资、教育水平的差距,由于存在这种信息的不准确,中央可能将更多的转移支付给了那些条件好的地方而非真正需要财政帮助的地区。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行为,使中央财政教育支出配置效率低,并没有达到帕勒托最优。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中的代理人的行为是不可观察的,教育支出体制在各级政府、学校和政府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在面对担负巨大的教育成本时,往往将这种责任层层向下分解,中央对地方提供的各种补助或转移支付就形成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教育财政分权的格局,这种分权使政府和部门(包括学校)之间存在一种合作关系和责任控制问题,容易使教育面临经济博弈问题。加之级次多,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央对地方教育的专项支出被层层“截留”。
  
  3 从多种途径完善委托——代理关系
  
  (1)建立相应的信息渠道。改变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各级财政应该公布该地区教育财政性支出,使各种支出数据透明化,利用最少的信息成本,制约和规范代理人的行为,使委托者的委托效果也能清晰地得到监督和察看。
  (2)需要不断完善教育财政支出委托代理链条。制定一种促进竞争、增强激励和加强约束的激励相容制度,拒绝竞争激励不足和约束软化,使每个代理者即使追求个人目标,其客观效果也能正好达到委托者所要实现的目标。(3)充分发挥代理人监督职能。首先,充分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业。其次,我国教育督导是一项重要职能,以国家督导报告的形式,发布全国和各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推进各级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其次,进一步健全对学校收费资金收支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各类学校收费资金的日常监督检查以外,将学校收费资金收支纳入年度稽查范围。上一级财政要加强对下级财政性教育收支情况的监督,辅之以社会和相关的执法机关的监督来共同预防教育腐败。
  
  参考文献
  [1]@高鸿业,吴易风,刘凤良.研究生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徐曙娜.公共支出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与制度约束[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3]@科斯,哈特等著,李凤圣译.契约经济学[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
上一篇:我国中性财政政策选择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