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3)
2017-08-29 06:53
导读:在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一方面在微观经济上“越位”,另一方面,却在公共服务上“缺位”。对此,必须进行“补位”,这主要包括:1.强化公共信息服务
在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一方面在微观经济上“越位”,另一方面,却在公共服务上“缺位”。对此,必须进行“补位”,这主要包括:1.强化公共信息服务。2.强化公共教育和职业
培训。3.强化公共转移支付。4.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健全公共卫生安全的预防,监督。5.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9]
(三)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可能是“全能”政府,也会出现“政府失灵”或“非市场失灵”的现象。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政府也必须专注于重大的战略问题和国民经济的关键性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将部分职能有效的转化出去。转化的对象就是中介组织,包括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公共组织,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介于政府和盈利性的私人企业等机构之间的第三部门。政府职能的不断市场化和社会化,使原来“政府—市场”的二维结构正逐渐被“政府—中介组织—市场”的三维结构所替代,其中社会中介组织作为政府与市场联结的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服务、沟通、协调、公证、监督的功能。[9]
然而在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滞后,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起步发展过程中具有某些“先天性”问题:1.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往往成为“二政府”。2.还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3.发育层次比较低,作用发挥不明显。4.尽管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行政法规,但是到今天为止,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仍不确定。[10]这些问题致使政府职能的转化流于短期化和形式化,政府机构改革始终没有明显效果。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将原属于政府的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四)完善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的一个主要的经济职能,而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否符合并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必须完善政府科学、民主、规范决策程序的问题。在制定决策之前,决策制定者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以获得大量真实有效的信息。在制定决策时,必须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防止“一言堂”。在决策制定之后,要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制度和程序,防止已制定出的决策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整合组织结构,有效地依法执行决策,建立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确保政府工作公开、透明。[11]
(五)引入竞争,打破垄断。人们普遍认为公共服务应由政府垄断,然而,由于本身存在着垄断性和其能力的有限,政府并不能通过“有形的手”将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往往伴随着公共物品提供不足或提供过度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公共服务低效率。所以,要“以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把竞争引入到政府的服务工作当中去。政府组织借助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优势与能力,来生产某些公共物品,而且关键是公共服务,三种组织可以凭借各自的优势,通过竞争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这样就打破了政府垄断的局面,将政府的服务置于竞争中,使政府形成竞争压力,迫使服务质量效率的提高。[4]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卷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河北学刊,2004,(4):39-46.
[3]迟福林.中国改革的下一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何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J].攀登,2004,(3):65-68.
[5]王国泽,柳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的转变[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10-13.
中国大学排名
[6]刘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7]秦晓.政府经济职能如何转型[J].中国投资,2006,(2):24-26.
[8]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黄泰岩,谢瑞巧.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