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积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财政机制(4)

2017-09-03 01:47
导读:3.完善财政支出政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制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长远计划,严格执行财政支农发展资金国家预算,并且使财政

  3.完善财政支出政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制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长远计划,严格执行财政支农发展资金国家预算,并且使财政支农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避免因受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任意削减财政支农资金。同时,建立稳步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真正实现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保证农业投入的长期稳定性。二是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增加支援农业生产、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的比重,直接受益于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控制或者减少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尽量规范补贴等短期性支出,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晓嘉,李玉山.新时期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经科学,2006,(4).
  [2]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三农”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6,(12).
  [3]金人庆.三农支出3000亿 财政支农呈五大新变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19.
  [4]韩俊.农业资金投入如何“划时代”[EB/OL].http://www.agri.gov.cn,2006-03-07.
上一篇:论政府采购对预算会计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