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规范行政运行 缓解财政风险(2)

2017-09-04 05:49
导读:6.部门利益固化,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个政府是一个整体,其主要任务是为其管辖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分设若干部门是便于专业化管


6.部门利益固化,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个政府是一个整体,其主要任务是为其管辖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分设若干部门是便于专业化管理。各政府部门按政府的授权和提供的人财物力,在其所分管的业务范围内提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各部门不应有其部门利益。反之,部门利益的存在将损害政府的总体利益。在我国,不仅存在部门利益,而且相当严重,有利可图(如有收费或有权可以寻租)的事务,相互争着干;只要无利可图,即使很重要也无人问津,找上门来也“踢皮球”给踢出去,形成相互推诿。部门利益固化,对财政运营的破坏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各部门利益的存在,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某些情况下,财政资金也将变成部门利益的追逐对象。如报载,水利部就曾将数亿元的水利建设资金“调度”到宾馆建设上,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各部门巧立名目收费、罚款、建立基金等,直接、间接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和分散国家财力。
7.地方本位主义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对本地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因而从本地实际出发,为当地人民谋利益(也即考虑地方利益)是必需的、必然的,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是,必须正确处理地方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如果某一个地方局部利益的获取是以其他局部甚至国家整体利益的损失为前提,那么这种“造福一方”的行为就是不恰当的,而且最终也不能真正地“造福一方”。例如,为了地方局部利益而纵容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仅扰乱全国市场秩序,最终也危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人民的身心健康。我国地方本位化相当严重,其对财政运行的也是十分严重的。在经济建设上,各地方政府为了争相发展地区经济,拼资源,拼环境,甚至不昔以邻为壑,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导致重复建设、地区经济结构趋同,浪费国家财力。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而纵容甚至支持走私,不仅打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种种不规范行政行为影响财政运营,加大财政风险,那么为什么存在这些不规范的行政行为呢?我们认为,目前我国行政行为不规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法制、制度、机构、政府职能和工作人员素质等。

1.政府职能定位不清,行政服务职责范围不明确,为不规范行政提供了空间。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要求政府调整职能,重新界定职责范围,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例如,提出实行公共财政,政府投资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等,这些都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实际上,政府职能转换仍未到位,为行政运行的不规范提供了空间。首先,各级政府对竞争性领域投资欲望仍然很强,在经济建设和财源建设的口号下,将大量资金投入竞争性领域。而且由于对市场认知不足,形成产业结构趋同,产品滞销,浪费了大量财政资金。在一些地方,政府自身拿不出资金就通过非法或非正常的手段(如“三金”、城市“三乱”)支持(乡镇企业、国有企业等),最终结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其次,提供公共产品缺乏资金保障。许多地方政府在不能确保工资发放的情况下,对一些公共服务实行有偿化。计划生育工作要靠超生罚款维持,社会治安也要靠罚款维持,义务则靠摊派维持,城市建设靠集资维持等,增设了许多收费、摊派、罚款项目。

2.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给不规范行政增添了“压力”和“动力”。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机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撤并了产业管理部门,这个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是政府职能转换,尤其是由生产、流通、分配的直接组织者变为市场管理者后的必然结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机构仍然多。国外中央政府一般只设十几个部,地方政府部门则更少。我国目前中央政府的部、委、局加上直属事业单位有100个以上,而且地方政府都层层对口。由于政府的行政职责是一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讲职责范围越小越好。这就是“小政府”的主张。我们虽不能完全赞同小政府的观点,但是反过来讲,政府的职责范围决不是越大越好。政府机构多,人员多,有些机构可能就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或者只有很小的职责范围,很小的工作量。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往往主动“找”工作,“找”事做,将本来十分简单的审批工作复杂化、长期化,或者大搞“评比”和“检查”,不仅恶化经营环境,而且扩大集资、摊派、罚款的范围。因此,可以说机构臃肿、工作人员多,为不规范行政带来了“压力”或“动力”。机构多了,人员多了,政府的行政职责被过度细化,甚至经常会出现同一事务几个部门都有职责的情况,如我国社会保障的“五龙治水”。这样,各部门都只争有利可图(如能收费等)的事务干,而对无利可图的事务则会相当推诿,踢皮球。机构多,人员多,不仅直接增加财政支出,而且由于部门之间争权夺利和相互推诿降低行政效率,浪费财政资金。
上一篇:解析我国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规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