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省管县后县(市)财力走势分析与思考(2)

2017-09-12 01:30
导读: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工商税收 占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 合计 同比 增减 合计 工商 税收 其他 收入 同比 增减 比重 同比 增减 比重 同比 增减 比重 同比 增减

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工商税收
占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
合计 同比
增减 合计 工商
税收 其他
收入 同比
增减 比重 同比
增减 比重 同比
增减 比重 同比
增减
2003年 30643 --- 15827 4210 11617 --- 4.18 --- 40.8 --- 30.2 ---
2004年 33570 10.0 17270 4407 12863 0.9 4.53 0.35 37.9 -2.9 27.4 -2.8
2005年 46822 39.5 20911 6267 14644 21.1 5.99 1.46 40.7 2.8 30 2.6
在省管县政策影响下,赤壁市坚持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企业产值利税大幅度增长,工业税收强势突出。2005年,赤壁市实现工业税收2.44亿元,同比增长50.4%;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52.2%,较同期增长3.8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和财力的支撑,近三年工业税收基本情况见附表二。
附表二:赤壁市近三年工业税收基本情况表
单位:万元
经济
指标
年度 全地域财政收入 工业税收 工业税收占
全地域财政财政收入
比重 增减
2003年 30643 14800 48.3 ---
2004年 33570 16247 48.4 0.1
2005年 46822 24441 52.2 3.8

(三)强化了财政支出的保障能力 省管县财政体制后,县(市)调度资金实行省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用比例,由人行国库直接返还县(市),加快了资金到位速度。特别是对县(市)转移支付补助的具体分配和测算,按照规范化与透明化的要求,采用因素法,实行公式化,纳入省及县(市)两级预算管理。这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县(市)因收入的季节性和不稳定入库造成的资金调度困难,保证县(市)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从而确保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2005年,赤壁市完成财政总支出46654万元,分别比2004年、2003年增加7761万元、15596万元,同比增长24.99%、50.22%。从财政总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来看。一般预算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90.8%、95.5%、95.3%,省直管县后,这一比重明显提高,表明县市本级支出逐步增加,上解上级支出有所下降,体现了省支持县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效应。从一般预算支出的结构趋势来看,人员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机构运转和事业发展支出所占比重相应提高,特别是事业发展支出所占比重大幅提高,赤壁市开始逐步从“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转轨。2003年到2005年,人员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4.9%、51.6%、45.9%,比重逐年下降;机构运转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23.1%、25.7%、26.3%,比重呈平稳上升趋势,表现省管县体制以来,赤壁市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确保了国家机关政权运转等重点支出需要;事业发展所占比重分别为22.0%、22.7%、27.9%,三年间这一比重提高了9个百分点,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块支出,这说明赤壁市对事业发展支出增长较快。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附表三:赤壁市近三年财政支出结构变动表
单位:万元
年度 财政总支出合计 人员工资支出 机构运转支出 事业发展支出
金额 同比增减 金额 占一般预算支出% 金额 占一般预算支出% 金额 占一般预算支出%
2003年 31058 --- 15472 54.9 6521 23.1 6204 22.0
2004年 38893 25.2 19164 51.6 9540 25.7 8433 22.7
2005年 46654 25.0 20390 45.9 11671 26.3 12404 27.9

(四)增强了地方可用财力 在新的体制下,县(市)能够获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财力支持,极大地缓解了县(市)资金调度压力,大大增加了县(市)可用财力。比如,依照省管县体制改革精神规定,对县(市、区)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省集中增量,以2003年为基数,2004—2006年新增上交省增量不再按比例进行分享,而是全额返还县(市),用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市),当工商四税增幅达到全省平均计划水平,由省根据其工商四税增收绝对额,给予适当奖励,作为专项资金,由县(市)用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上一篇:入世后中国税收制度的被动和主动调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