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实践探索(3)
2017-09-14 05:41
导读:(四)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管理。 1、结合财政绩效评价,合理确定投资范围。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理财原则,同时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四)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管理。
1、结合财政绩效评价,合理确定投资范围。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理财原则,同时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合理确定财政投资范围,政府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对西湖区未来经济或社会事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对于重大项目的立项,可考虑建立听证会制度,在重大项目实施前,举行由专家、市民组成的听证会,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也可结合财政绩效评价,从项目的预期绩效目标着手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直接倾听老百姓对该项目实施的意见,确定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是否直接体现公共财政的目标,是否会产生资源浪费。
2、编制基本建设预算和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加大建设项目财政直接支付力度。(1)根据建设需要和承受能力应在编制年度政府性投入基本建设预算的基础上,根据资金的缺口编制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明确政府性负债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和偿还本息等计划,也便于负债资金在各项目间的统筹调度。(2)加大建设项目财政直接支付力度。西湖区自2004年开始对由区本级财政全额投入的建设项目以及上级补助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纳入直接支付,至2006年底纳入直接支付的建设资金达3.3亿元,相对杭州市其他城区,建设资金直接支付力度较大。通过三年来的经验积累,目前西湖区正积极尝试将全区所有建设项目分批、分步骤的纳入直接支付。对于纳入直接支付的项目,由建设单位分批将贷款资金划入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专户。财政部门根据年度投资计划、预算、合同、工程进度,将建设资金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将全区所有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是实现城建项目支付管理的最终目标。若能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可以促进财政基本建设预算编制的完整,为发改部门编制年度政府性投资项目计划提供真实的资金依据,同时便于政府及时、全面把握全区项目的规模和进度;另一方面可使财政全面掌握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与去向,从而使财政部门真正发挥在政府债务管理中的牵头作用。(3)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逐步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以节约采购成本。可尝试进一步研究政府投资项目购买设备和工程政府采购的范围、标准,加大工程政府采购范围。工程政府采购行为一旦发生,由采购中心组织统一采购后,由国库单一帐户直接拨付给货物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
中国大学排名
3、加强基本建设的过程管理,强化基建预算执行力。(1)把好项目建设立项关,对建设单位上报要求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财政部门必须会同有关部门参与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确保立项准确、科学,并结合当年财力和负债情况提出能否在当年实施的意见。(2)把好预算审核关。施工图预算是项目施工、合同签订、价款结算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财政部门组织力量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基建项目的工程预算进行审查,根据审查后的预算来确定招投标的标底造价。(3)把好建设资金支付审核关。密切关注建设工程的施工情况,发现工程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的停止支付。(4)把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关。建设工程项目完工后,财政部门会同中介机构、建设单位进行严格审查。以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和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审查建设成本、费用开支、结余资金等。
4、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库,对项目实行跟踪管理。项目库的内容包括项目立项的基本情况、资金的安排情况、上级资金的到位情况、项目的概预算、项目招投标情况以及项目支付的进度,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建立项目库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促进财政对项目的跟踪和监督管理。
(五)加强偿债能力分析,将负债控制在一定比例。
偿债能力决定负债能力,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为合理确定当年政府负债规模提供财务依据。主要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地方财力的现状及其增长趋势的分析。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偿债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政府偿债能力大小的最直接的指标。财政可支配收入越多,其借债的能力必然越大,财政可支配收入和政府负债能力呈正相关,与偿债能力呈正相关。在分析过程中,需结合政府实际可用财力、政府负债和政府可用财力承受能力情况。分析一定时期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可用资金、地方财政用于建设的财力、土地出让金收入等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平均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增长趋势,以确定偿还政府负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