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图书馆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优劣势和角

2013-06-22 01:01
导读:公共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浅析图书馆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优劣势和角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 危机 信息

  〔关键词」 危机 信息

  [论文摘要]及时、准确、可靠、系统、全面的信息公开和流传将给公众以理和秩序,并能减轻社会公众的压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彰显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决心与努力,也为图书馆危机信息传播功能充分发挥奠定了法理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图书馆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优劣势,并定位好角色。

    及时、准确、可靠、系统、全面的信息公开和流传将给社会公众以理性和道德秩序,并能减轻社会公众的心理压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彰显了中国建立透明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决心与努力,也为图书馆危机信息传播功能充分发挥奠定了法理基础。图书馆有能力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这是由其优势决定的,但是相较于政府和媒体而言,图书馆又有劣势,所以必须将其定位好。

  1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优劣势分析

  1. 1优势

  1. 1. 1资源优势

    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较专业的信息分析、整合队伍。他们具有一定的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将信息知识系统整合后传播给读者;而采购人员还可尽快采访有关危机信息的文献资料,以最快的速度使之上架并推荐给读者。

  1. 1.2馆藏资源优势

    图书馆有丰富的实体资源和网络资源。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很多图书馆都购买了大量的中外文图书资料、数据库、电子图书等,并拥有大量的音像磁带磁盘、随书光盘等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为图书馆进行危机信息传播服务奠定了基础。

  1.1.3公众信用优势

    即图书馆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优势。当危机发生时,许多人处于恐慌之中,恐慌、压力容易造成人们夸大事实,甚至传播虚假信息,让人真假难辨。小道消息在网络上必定横行霸道,图书馆在社会上的信用足以在这种竞争中胜出。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赋予图书馆法定政府信息公开传播机构的职能后,这种优势将更为明显。

  1. 1.4馆内场所优势

  随着近几年我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对图书馆建设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硬件得到了质的提高,这为图书馆发挥传播中心、信息集散中心等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使图书馆在危机信息传播中,与政府职能机构、媒体等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场所优势。

  1.1.5公益服务优势

    图书馆是代表公众利益的公益性机构。相较于那些盈利性的机构,它可以客观、准确、迅速地将危机信息传递到它所服务的全体社会公众。

  1. 1.6资源共享优势

    由于图书馆提供的是公益服务,所以图书馆际之间愿意共享各自的信息资源,如深圳市近年来推出的《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 2003-2005年)三年实施方案》,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已达到1.5万常住就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城内各图书馆通过情报系统,建立覆盖全城、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为市民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达到提供丰富资讯、支持终身学习、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其中当然包括危机信息传播的资源共享。

  1.2劣势

  1. 2. 1广泛性不如网络

    曾说“不出户,知天下”,但这在古代只是一种梦想,如今人们通过因特网,确实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搜集、获取全球各类知识信息,图书馆的地位受到了网络技术的威胁,图书馆不再是向人们提供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对于危机信息传播而言,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搜寻有关危机信息,图书馆未必是他们的首选。当然网络传播的信息准确性值得商榷。

上一篇: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县级图书馆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