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善本的保护工作(2)
2014-07-15 02:20
导读:相对于古籍善本而言,新善本的“版本要素”应包括: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横排、竖排、简体、繁体、开本、版式、平装、精装、版次、印数、插
相对于古籍善本而言,新善本的“版本要素”应包括: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横排、竖排、简体、繁体、开本、版式、平装、精装、版次、印数、插图、插照、出版标记、版权印花等等。
相对于古籍善本而言,新善本应是具有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好版本与好文本。在版本方面,要夸大版本的代表性及重要性,要突出文献价值在新善本中的重要性。如“新文学善本”主要包括重要新文学书籍的原本、初版本、孤本、手稿本、精校本;***时期的签名本、毛边本、精印编号本;革命文献中的土纸本;因作品被禁而出现的伪装本、删节本等等
1.2.2历史文物性特征 新善本中的“***时期的珍贵文献”、“新文学善本”是文物珍品,极其珍贵。它们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各个侧面,记录了近现代中国经历的多次革命变革,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最动荡的时代,突显了历史文物性特征。
1.2.3学术资料性特征 新善本含有大量学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利用价值。辛亥革命以来众多著名学者秉承传统中国文化,吸纳西洋现代文明精神,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碰撞在文、史、哲诸领域产生了各类重要学说,产生的各种社会思潮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交汇碰撞,文化论争与文化现象繁荣昌盛,是一个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术的活跃必然带来论著与出版物的繁荣,各种书刊代表着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乃至相互对立的态度,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面目,忠实记录了各种学术的演进历程,很多学术性较强的文献至今未见重版,是极具研究利用价值的学术资料,新善本具有明显的学术资料性特征。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陆侃如夫妇的《中国文学简史》、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郭沫若的《青铜时代》、阿英的《晚清小说史》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2.4艺术代表性特征 新善本含有大量艺术珍品。辛亥革命以来正值近代出版业发展时期,西方的机械印刷排版技术传人中国,只有“现存新善本能反映出当时的印刷水平与多样化,而且其中不乏印刷考究,插图精美具有艺术性的文献”在书籍从线装向现代装帧的转变时期,鲁迅、闻一多、丰子恺、叶灵凤、陶元庆、司徒乔、李金发等近代著名学者、画家均曾自制或应邀为书籍的初版设计过封面,这些具有纪念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表现出了“新善本”极高的艺术代表性特征。
2 社会各界对新善本的关注与支持
2.1新闻媒体对新善本的保护也高度关注
2005年6月10日***说:图书馆***书刊损毁严重,文献历史可能有近代断层;2005年6月26日《北京娱乐信报》以“国图着力抢救***文献”为题进行重点报道;2005年7月14日《重庆商报》报道:让人忧心!重庆图书馆***文献损毁过半;2008年1月7日《光明日报》报道称:重庆图书馆***文献亟待保护;2008年11月11日河南日报报道:
河南大学***文献阅览室已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河南省首个以***时期文献为专题的阅览室;2009年3月26日《东北网》以黑龙江省将全面推进新善本普查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百度”一下“***文献”、“新善本”,相关网页达3 000余篇;经营新善本的旧书店全国有数千家,仅加盟“孔夫子旧书网”的就将近4 100家。网络上各种旧书网几十个。2002年景立的“孔夫子旧书网”,到2006,年10月,网站聚集了13万多名网友,天天有几千个帖子的发言和讨论,日访问量达40万人次,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中文旧书交易网站。 2.2各界人士对新善本保护工作的支持
建国之初,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在开展新善本的收躲保护工作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李淑一无私地将已装裱成册的毛泽东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手稿赠给了北京图书馆;闻一多的夫人高孝真女士及闻一多的支属出于对图书馆的信任,将先生的著作手稿约170种、8841页全部捐献;柳亚子捐赠了全套《向导》、《中国青年》等杂志;梁启超子女梁令娴等捐赠梁氏手稿393种、8266页;国家图书馆从1954年起先后接受著名作家大量手稿,建立了章太炎、王国维、鲁迅、郭沫若、矛盾、闻一多、老舍、巴金、曹禺等手稿专躲。国图新善本特躲共计图书9200余种,1.3万余册,
期刊1300多种,是党史研究、马列主义早期传播研究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