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的定题服务(2)
2014-10-18 01:10
导读:(三)环节上超前安排。促成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图书馆能够真正做到始终贴近课题研究,在课题选择、跟踪调研和对口服务等环节上都必须进行超
(三)环节上超前安排。促成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图书馆能够真正做到始终贴近课题研究,在课题选择、跟踪调研和对口服务等环节上都必须进行超前思维。要积极组织精干气力,在深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瞄准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本着热心、耐心和细心的服务宗旨,有计划、按步骤、有重点地与课题研究职员挂钩,及时了解他们研究的内容、范围和进展情况,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往。为研究职员提供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网上电子公告和意见箱服务以及最新期刊目录定题通告服务等,尽量让他们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和最简便的方法获取最需要的文献资料。这样,图书情报职员与课题研究职员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是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和取得最佳效果的保证。
二、紧扣课题,突出定题服务的针对性
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图书馆能充分发挥各项职能,进一步贴近课题研究的实际,提供更为实际有效的文献服务,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往那种对课题研究职员提出的某些索取文献资料的需求,仅仅局限于浅层次、表面上的满足,进而出现看似满足却不满足的现象,真正显示出网络环境下情报资料定题服务供求吻合、针对性强的特点。 文献情报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文献情报的正确度、新奇度和实用度。定题服务的针对性,集中体现在提供情报服务与课题研究需求的吻合。事实上,课题研究职员中不同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和阅读规律有着不同的情报需求。联网以后,更多的检索点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但其中很多信息与读者比较关心的对书刊资料本身内容方面的先容却明显不足。课题研究职员一般只能凭书名、主题、关键词等很有限的信息对书刊资料进行选择,很难了解某些特定的文献资料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等,往往很难避免他们查找情报资料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可见,根据课题研究职员需求,帮助课题研究职员查找、鉴别和选用文献情报资料,突出定题服务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立搜寻意识,立足“寻”中责备。定题服务具有提供文献信息的全面性、专指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把课题研究职员的需求作为搜集信息的动力和目的,时刻以课题研究职员的需求作为资料信息开发的价值标准。通过深进座谈、充分沟通与交流,在摸清需求规律的基础上,讲究信息资源搜集整理的全面系统。首先,把握课题情况。真正把握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弄清该课题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题目;然后据此确定检索工具、检索范围、年限和检索途径。其次,把握读者情况。全面了解他们的研究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期限,了解他们已把握了哪些文献资料和线索,查找过哪些工具书,已获取了哪些文献资料;把握他们所需文献的深度、广度、语种、起迄年限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确保提供情报资料的正确和全面。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确立跟踪意识,立足“跟”中求新。课题研究职员一般都喜欢创新,对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情有独钟。馆员要时刻注重信息交流与反馈,自觉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供读者所需,力求使所提供的新的情报资料充分体现出党校文献情报信息的特色和上风,满足课题创新的需求。尽力表现出情报资料服务随着课题研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服务工作焦距,时刻针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对研究职员的思路、观点、熟悉进行深化、挖掘的同时,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有针对性地不厌其烦地鉴定、筛选、整理,往粗取精,往伪存真。时刻警惕情报信息误区,特别注重剔除内容重复、交叉、过期老化以及内容、质量不切合课题研究职员需求的文献情报信息,不断在开发适需对路的情报信息产品上下功夫、求突破。这种情报资料的内容越新奇,实用性越强,就越能显示出文献资源深层开发对现有公共检索系统的补充与增值的巨大作用。
(三)确立速度意识,立足“速”中求准。馆员积极开展网络导航服务,主动帮助课题研究职员。能比较方便地利用网络上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料,使他们不至于在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里迷失方向或耗费大量的时间。首先,确保每次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全面考虑文献信息的内在质量,做到文献资料的及时提供与课题研究的真实需求完全相吻合。其次,将网络资源根据本校学科构成分类整理,形成特色,尽量为他们提供访问的捷径。最后,确保馆员在对文献资料的筛选、整理、分析过程中所进行的对比、判定、回纳、提炼等综合思维活动真正体现出科学的创造力,真正使得“死材料”变活,“活材料”用准,真正体现出书刊资料被开发利用的深层次和高水准。这样,课题研究就可看在丰富、系统、正确、新奇的文献资料方面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