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治理案例研究与教学探析(4)
2014-11-03 01:14
导读:三是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目的是通过案例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公共治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
三是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目的是通过案例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公共治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的,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治理和省政府治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同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沿革、现实环境、地位和治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往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爱好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公共管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出发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进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足,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治理和山西省政府治理这一最少的需求都难以尽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固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看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养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爱好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进。对这一题目,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题目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题目,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题目,并进行分析、判定,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夸大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题目,在提供事实、突出题目的来龙往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项目CIMS 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 /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题目,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公道的评估体系,并提出治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治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题目,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