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理论变迁的范式解读(3)
2014-12-18 02:06
导读:三、结语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一种理论能否成为人们所接受的范式,不仅取
三、结语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一种理论能否成为人们所接受的范式,不仅取决于他们在逻辑上的完善,被用于分析和解释现实世界所能达到的力度,还在于依据它们提供的蓝图能否完整或部分地构造现实,即在一定条件下,由理念系统转化为现实系统。公共行政学的创立与发展终极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行政的理论范式也将不断发展和转换。正如英国著名行政学家胡德所指出的,每一种生活的主要组织方式,都有其内在的“阿格琉斯之踵”或走向瓦解的独特方式;每一种公共治理观念都包含一些有争议的命题;每一种治理和控制的方法都不可能永远优于其他类型。实现良好组织的任何一种处方就不能坚持以为自己比其它处方更“现代”。[7]因此,在这个变动不居、布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公共行政范式要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与包容力,关键在于不断对每一种理论范式精华的吸收和对现实世界变化的适应与改造。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o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澳]欧文·E·休斯.公共治理导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3]张康之 论官僚制的实践困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6).
[4]史蒂文·科恩 新有效公共治理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朱国云 组织理论:历史与流变[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9-253.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5.
[7][英]克里斯托弗.胡德 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治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