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区域核心竞争力(1)论文(4)
2013-07-06 01:18
导读:再者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范围经济和产业群概念。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相对应,规模指生产系统(如固定资产、职工人数
再者发展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范围经济和产业群概念。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相对应,规模指生产系统(如固定资产、职工人数或生产能力)的大小;范围指生产系统的集合分离程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一是规模经济注重某种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大,而范围经济则强调多品种产品能力,从而有更强的市场适应力;二是规模经济强调生产系统在企业内部集中,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特别是外部范围经济则是将生产系统分解到不同的企业,各个企业在专业化基础上着重发展核心能力,再通过地理范围上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使各个企业按价值链结成更大的生产系统,来取得生产活动的经济性。因此,范围经济更好地突出了企业的专业化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合作中共同创新、集体参于竞争的要求。产业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科技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用户,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的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网络。其中既包括了价值链,即创造价值的一系列不同而又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又包括了学习网络,即企业之间因相互学习、共同开发产品而结合起来的某种合作关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竞争优势所涉及的因素、需要的资源日益增加,已不是单靠企业自身所能完全解决的,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创新并不是由企业单独完成的。范围经济和产业群强调的,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努力利用外部资源来满足企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或者共同开展创新。普遍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产业(企业)、供应商、知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用户之间形成的网络(群)的紧密程度。由此出发,区域经济应充分利用其地理接近性和集聚性的优点,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新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和模式,以此推动本地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加强区域创新
创建区域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推进区域创新。首先应该明确,一国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既可以表现为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同类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差异性产品的能力,因此创新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样都是重要的。其次,强调特色不是要特化(如单一的资源型产业结构),过于特化往往使经济发展陷于困境,就像特化了的生物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一样。现代市场竞争的发展在突出特色的同时,也要求区域经济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创新能产生多样性,增强区域自我调节与发展的机能,因此是避免特化的主要途径。第三,由于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优势能够永远维持,只有不断创新,产生新的优势,才能在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反之,没有特色和优势的地区也能通过创新而发展自己的竞争力,进而占据优势的地位。
我国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比较优势的层次。主要表现是囿于传统,经营采用粗放模式,经济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在技术能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等影响竞争力的诸多因素方面发展程度还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区域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总的来看,就是要通过创新,在突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为此,区域创新可从三个基本层面来考虑。
基础层面是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建立自主技术体系,创造自有知识产权,以便增强持续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同时也为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提供技术基础。技术创新应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同时要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正从过去以引进技术、结合本地低价劳动力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自主技术开发,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来降低成本为主的模式。这种转变体现了竞争优势的地位正在上升,技术能力的发展是首要前提。另外,要大力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这方面主要是大力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同时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的某一具体产品,而是表现为区域特色的综合能力。因此,技术创新要注重战略问题,着重发展与区域核心专长相关的整体能力与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