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下]论文(4)
2013-08-17 01:11
导读:改革现存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和市场适应,对我们整个民族来讲是个巨大的考验,是对民族智力的挑战,也是对家勇气的挑战。 表面上看,我们说我们的
改革现存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和市场适应,对我们整个民族来讲是个巨大的考验,是对民族智力的挑战,也是对家勇气的挑战。
表面上看,我们说我们的是党政合一、党政不分引起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党国不分,为什么党的权利凌驾于国家之上?
为什么近代以来行政管理的层次日益加剧,在计划经济的时期我们也只有三阶:省、县、乡、乡政(公社)。现在为什么在二十年当中城市化中,在推进城市化的名义之下,地变成市,即一级政府了,一级政府就有五大班子,一级财政就是一级搜刮,因为吃饭财政,什么是吃饭财政?就是财产就是供养官员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办公,办公的目的是为了办事,结果是办不了事也办不了公,就吃饭。为了吃饭要钱,所以所有办公办事就是为了去搞钱。这样的财政怎么行呢?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怎么行呢?它把压垮的同时也会把自己压垮,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从八十年代开始,我们的部门逐渐开始的腐败问题。我也参与腐败,我很惭愧,但是内心又很想腐败。这十年工资猛涨,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猛涨,还只是悄悄的涨。去年开始,我们同清华北大接轨,加了岗位津贴,岗位津贴一般比工资要高一点,这样我下就成了一个中产阶级了,原来月薪是两千多一点,扣掉四百拿到一千六七,去年加到三万,今年加到四万,钱哪来的?还有系里面创收有一个,整个教育是一个垄断,靠垄断吃饭,这个教育因为拥有知识而成为中产阶级的过程,怎么样从一个臭老九变成一个香老三了。这个过程我们自己来,一国家财政,中央不足地方补,很多是联办,上海正好有钱,那么就给我们钱,而工资单中的三百二十块是教委中央财政拨的款,因为我是华中理工大学,国
家教委出的钱,是36所当中的一所;其中八九百块是市财政联办拨的钱,还有一块是我们校产,其余我们院系的一块,那就是读卡通大学了,卖文凭了。这些年来,我也没有少参与这个过程,因为关于我们院系几十号人的奖金问题,而且面对着住房货币化的压力,小孩读书的压力,当然还要改善各种生活条件的压力,对学校而言,这个压力很严重,否则不能满足人才就跑了。这一块的问题一说就必须追溯到从1986年,当时党政部门、军队部门、教育部门、医疗部门、还有几大垄断部门,国家的财政支出不足以养活该养活的人,就开了一个口子,你们自己去搞票子。这个制度性的腐败造成军队的腐败,当时我就讲,毁我长城就是这个最糟糕的政策,军队无论如何是要国税来养的,其他的税种,其他的自养这个军队一定腐败。所以朱老总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基本解决了。那么教育呢,很大一块我们地方的控制,高校的产业,还有就是我们自己的办班,办班这些年来已经是,当然主要这个钱是官吏交换。卖文凭,三万块,也有不来读的,或者偶尔来一下,当然办的好的也有。我在复旦办的班,钱是拿了,也确是尽了力了,上海最好的教师配备上去。那些党政官员听课率很高,但是大量的我所知道的都是卖文凭,包括成人教育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不是我们也参与腐败吗?还有就是提高服务价值,原来学校生3800,现在4800,到明年可能要取消生博士生的补贴,可能也有一个动意要取消了,就是也要自费了。今年可能是最后一年,舆论早就放出来了。医疗,电信,电力部门,自来水部门(我们的自来水部门应该以财政来开支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就是体制内的象我们这一批人怎么会成为一个中产阶级?怎么就能够买的起商品房呢?这个问题,我觉的就是说中央财政不足以养活他该养活的人,所以象地方,象财政预算外的收入就开始积极发展起来。据说现在在中国东部地区(全国范围都是这样),就是财政收入和预算外的收入再加上乱七八糟的罚款.苛捐杂税收入,大概基本上是1:1:1这样的一个比例。正税大税好税一般中央拿去了,县以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基本上靠苛捐杂税和罚款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