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思路探讨(1)
2014-03-08 01:35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思路探讨(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内容摘要:本文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户外广告为例,探讨城市户
内容摘要:本文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户外广告为例,探讨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新路径,指出政府是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广告商提供媒体资源和创意保障,是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中的主力军;企业是户外公益广告的有效推动力量。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的载体和动力。
关键词:户外公益广告 政府 广告经营者 新媒体技术
近年来城市户外广告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公益广告却处境极其尴尬。众所周知,城市户外广告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和商业繁荣的一种体现,也是城市文化和品质的一个缩影。城市户外公益广告肩负的使命是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教育市民,增强城市凝聚力。本文在分析南京市户外公益广告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的新思路。
南京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现状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最繁华商业区新街口的调查,发现公益广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贫乏。户外广告设置成百上千,而纯粹的公益广告只有区区几例且相对分散(设置在车道的路栏、地下过道的橱窗等处,大多是单一广告,维护和清洁程度都较差)。包含公益性因素的商业广告也屈指可数;二是创意贫乏。在为数不多的公益广告中,绝大多数是标语、口号,制作简陋,创意陈旧,毫无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主题缺乏。公益广告所展现出的主题大致只有四种:“遵守交通规则”、“建设和谐社会”、“爱护动物”和“奥运”。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有:
(一)民众公益意识淡薄
一方面,企业家的公益意识与市场发展需求不平衡。商业广告繁华喧嚣,商业味极浓。与之相对的是,在户外广告中,很少有企业将企业形象和公益事业相联系,注重去表现热心公益和回报社会的一面。另一方面,人们普遍的公益意识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提到公益性,人们的思维太过于局限和狭隘。“节约用水”、“保护环境”、“请做文明人”……这一类被人们视为公益的代言辞令已经失去感召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公益广告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南京市新街口的公益广告是以交通部门宣传的“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容为主,也有一些配合庆祝节日或公共活动的宣传标语以及零星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显然,这种情况与制度和政策不健全直接相关。一般来说,政府部门没有专门的行政法规对公益广告的发布进行硬性规定,尤其是很难对公益广告的题材、内容、创意、制作、数量等进行详细规范。对于城市政府部门来说,注重的是对违章户外广告的打击和整顿。关于公益广告,一是没有政府买单投放公益广告的相关规定,二是没有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投放适当公益广告的政策,这就造成公益广告的资金来源、人力资源、创意资源和媒体资源缺失和城市户外公益广告的发展困难。
多方参与视角下的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
城市户外广告发展不仅牵涉政府管理体制、政策等相关问题,而且牵扯到广告行业利益、市场运行规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因此,要推动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就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考虑政府、广告商、广告(企业)主“三位一体”利益,共同承担起公益责任。所谓“三位一体”公益责任,是指政府需要发挥政策保障职能,广告经营者发挥媒体资源及创意优势,企业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心而提供资金保证。也就是说,政府是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的主要领导和协调力量,广告商是主力军,企业是推动力。当然,城市户外公益广告的发展,也需要全社会增强公益观念,需要民间社会团体的支持。
(一)政府应提供有效的规划和政策保障
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在数量上对城市户外公益广告进行规划。户外公益广告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政府有义务承担起组织和发布户外公益广告的规划责任。借鉴上海市政府对于城市户外公益广告的相关规定,南京市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对城市户外公益广告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