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住房倒按揭可行性研究(1)
2014-06-27 01:14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我国实施住房倒按揭可行性研究(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养老观念的改变,倒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养老观念的改变,倒按揭这一新生事物逐渐为人们熟悉和接受。本文通过分析在我国实施住房倒按揭的意义、在我国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提出了在我国保障住房倒按揭顺利实施的对策,进而指出住房倒按揭在我国的前景。 关键词:倒按揭 以房养老 原因 对策
住房倒按揭简介
所谓住房倒按揭,即反向住房抵押贷款,就是指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经过一定的年限,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一直延续到房主去世。当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由此可见,倒按揭实质上是住房养老财务证券化模式之一,是财务融资手段,在美国被称为“住房现金计划”,目的是把老人手中的房屋变为可以流动和消费的货币,通俗的说就是“以房养老”。
住房倒按揭业务起源于荷兰,成熟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新泽西州劳瑞山的一家银行率先在美国推出此业务,之后遍及全美,成为一种成熟的贷款方式,在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日趋兴旺,成为这些国家老年人改变生活方式,过更积极生活的重要途径。
倒按揭主要有两种模式:美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美国模式的放贷对象是有住房的老人。一般来说,借款人以其自有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在规定时期,借款人以出售自有住房的收入或其它资产还贷。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分期放贷,一次偿还,贷款本金随着分期放贷而上升,负债也相应增加,自有资产则逐步减少。房主无需即时出售房产或放弃产权,即可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改善老人的消费能力。新加坡模式的操作方式是由60岁以上的老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这个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分,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的余额,归老人的继承人所有。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倒按揭具有以下特点:在倒按揭中,借款人的终极目标是获得资金用于满足生活需要,住房则作为担保获得资金的手段,贷款人的目标是获得住房上的利益并最终实现盈利;贷款分期发放,借款人一次归还。由于是一种风险贷款,债务人所欠利息都要加到本金上去,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债务人需归还的利息会随着本金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倒按揭由于借款人寿命的影响,借款人的债务总量不确定;倒按揭的利率可采用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贷款期限可以是有期限的,也可以是无期限的;倒按揭由于受到贷款期限不确定,抵押资产价值变化,利率不稳定、预付款的风险、房屋维修以及不可抗力致房屋毁损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
在我国实施住房倒按揭的意义
住房倒按揭作为
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我国的社保体系不健全,养老金账户空账达8000亿元,许多民众的微薄养老金不足以支撑生活所需。倒按揭这种采用财务金融手段来配置生命—时间资源的社会保障市场化运作方式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拥有住房的老人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社保体系的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住房倒按揭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拉动国民经济。我国经济的增长并未使国民的生活水平获得同步提高。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未得到应有重视。倒按揭使消费能力较差的老人持续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老人通过倒按揭解决了自身生活费问题,有利于减轻子女负担,从而提高了子女一代的消费能力,进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住房倒按揭有利于盘活资产存量。倒按揭的实施可以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增加二手房的市场供应量,提高住房的利用效率,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和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