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方式(17)
2014-07-09 01:38
导读:这是以往的一种运行模式。随着EOS的进展和电脑、通信方面各种状况的变化,从前那种运行模式,或者说企业内的补充订货系统已渐渐变成更广泛的概念了
这是以往的一种运行模式。随着EOS的进展和电脑、通信方面各种状况的变化,从前那种运行模式,或者说企业内的补充订货系统已渐渐变成更广泛的概念了。
现在,零售业的店面输入资料已经可以不经由人手,而是从零售业的电脑系统以连线方式传送到批发业或制造业的整体系统。现在的EOS可以将零售店所发生的订货资料在当场输入,即刻借由通信网络以连线方式将资料传至零售业总公司、批发业生或商品制造商处。
从直接的经济效益上看,EOS可使零售业与批发业间正确。迅速地传送送货资料,科学地处理流通业的情报流程和业务处理。正是靠这种不延迟的订货业务系统,批发商才能掌握好时间随时分析商情,使批发商及零售商两者确认好进货价格等交易条件。而且,各种商品主档及厂商主档正确地键人之后,零售店的订货情报才能正确而又迅速地送到批发商处。
作为现代化商流、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一坏,EOS的贡献远大于上述的这些,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如POS系统的资料与EOS资料相结合,使消费者需求信息与零售商采购及批发商供贷信息相结合,彼此协调,成为一体。事实正是这样,在寸土寸金的今天,零售业不允许多余的空间放置存货,而且要求厂商补货只要进畅销商品已卖掉的部分数量,而且还不能有缺货的情况。这就需要POS系统准确及时地提供需求信息,同时还要有批发商的密切配合。而批发商也因此要求,除了本身要有正确的库存管理之外,电油做库存数量需与实际存量一致。依据更精细的销售预测,构架出不会出现缺货情形的体制,进而充实能正确且迅速检货的物流系统,建立一套不缺货的系统,才是真正的EOS所要实现的重点,也是EOS发挥最大效益的所在。
④管理信息系统MIS。早期MIS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就目前一些网络技术的应用形式来看,MIS系统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部分:零库存(JustInTine)。商业电子数据交换(EO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转账系统(Ery)、信用卡服务(IapS,以及使上述这些功能彼此协调,顺利得以实现商业增值服务网络(VAN)。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新概念来看,MIS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一种应用。现代商业企业的管理总是采用统一经营、分类管理的方式。所谓统一经营,是指“统一进货。统一定价、统一调配”;所谓分类管理是将已进入企业的商品按保管地点和销售责任人划分责任,目的是保管和销售这些商品。这种管理方式要求管理层能及时了解经营、销售动向及准确的库存分析资料等信息,并可以对销售经营活动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这种方式下,使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经营活动的辅助手段,就成为商业企业管理者必然的需求。
MIS系统运行的关键在于,经营者应先有一个好的经营系统设计,在技术上将重点放在MIS系统软件的开发、购置和投入上。
从MIS系统应用的目的来讲,经营者需要的是从其大量的信息收集、管理、分析中获得一个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MIS系统运行的核心便是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商业企业存在于社会,其活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同类企业的竞争、顾客的购物心理、商品的供求规律、相关互补商品的影响、社会活动变化的影响及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情况等。这些都关系到商品的经营情况,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决策。微观经济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如“均衡价格”、“多约束下的消费者选择”等等,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就拿POS系统为例,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如销售资金收入、商品库存、营业员业绩、卡清算、优惠卡持卡者记录、应收应付及资金流动等,每时每日,都要通过POS系统正确地采集。企业对POS系统的要求是:可靠地进行销售活动,准确地收集基础数据,这样广泛而全面的数据采集构成了分析的基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收集到这些数据之后,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才是MIS系统最核心的任务。MIS系统的总体目标,不是单纯的手工劳动计算机化,而是要为标准化的严格的科学管理提供时效性强的量化分析数据,并预测未来企业的发展及可能的关键所在,从经验鉴定转换到数据管理,为高层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的总体运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加速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及规模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