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2)

2014-08-27 01:07
导读:二、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结构的要求 (一)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一系列的产业形

  
  二、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结构的要求
  
  (一)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一系列的产业形态。“循环经济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再利用、循环使用或深度加工,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循环经济的最佳状态应该是污染物的少排放直到‘零排放’,即所有进入企业生产环节的原材料部能得到合理利用,成为本企业的产品或其他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因此,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能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环保型产业。与先进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再利用率低,不得不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进行治理,耗资很大。如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表明,2005年我国投资治理废水用了1337146.9万元,投资治理废气用了2123571.3万元,投资治理固体废物用了2123571.3万元,投资治理废气用了274 181.3万元。投入如此多的资金治理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而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仍将继续增长,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亿至15亿,这势必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循环再利用废弃原料,形成强有力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安全。这迫使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二)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要求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生态规律可概括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内在要求,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其核心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化产业模式。这就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运用反馈式、网络状动态联系,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不同行业之间有序循环。第二,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要求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过程,是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行资源优化配制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由此看来,要求我们将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仅要淘汰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效益差的产业,还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再生资源产业。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积极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条件,结合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基础水平差异大的状况,要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就需要制定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具有地区资源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集群。第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资源特色产业种类。在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制定前,需要科学估量、测算和分析本地区的资源储量及特色优势,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禀赋,分析社会对资源特色产业的需求结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资源特色产业的种类。第二,要在整合区域资源和发挥内外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发展跨区域的龙头产业,实现区域内外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制,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第三,要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内其他生产部门的综合发展,并形成具有地区资源特色的主导产业、配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辅助产业及资源型基础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如有学者提出:“西部地区可以将旅游业作为全国性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使旅游业成为未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西部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雪域高原、有丝绸之路、有黄河风情、有大漠雄风,具有极其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推出很多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应努力使旅游业成为西部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刺激基础设施的建设。”
上一篇: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