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2014-08-27 01:0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产业结构是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它动态地揭示了这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各产业的替代发展规律,也静态地揭示出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和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可以说,产业结构的优劣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增长质量的优劣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优质增长,就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现在不合理、低效、不环保的产业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一、经济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不足
  
  (一)忽视资源环境的禀赋性
  
  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含量为主导,重视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强调产业梯次转换,往往采取改进区域内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的方法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对各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生态性和资源环境的禀赋性重视不足。在经济发展初期,这些资源要素对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当产业进一步发展时,知识和技术等需要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逐渐变得稀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出现资源瓶颈和环境制约现象,甚至出现恶性循环现象,影响产业发展。
  
  (二)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工业生产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具有趋同性。如大多数县区都有中小型的砖瓦厂、酒厂、肉联厂、食品加工厂、造纸厂、纺织厂、毛巾厂、印染厂等等。这种重复建设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根源,在水泥、化肥、钢材、玻璃、机床等行业尤其明显。这种产业发展状况必然造成该地区自然资源的相对紧张,片面追求产业外延扩大再生产,地区内旧有的产业结构矛盾尚未解决,又出现新的重复建设产业项目。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往往忽视对这种结构性污染的调整,导致各县区间相同产业间的低水平过度竞争,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资源利用的高消耗、技术改造的高成本和环境保护的高代价。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
  
  在调整产业结构时,我们往往重视三次产业区域间和区域内结构比例的调整,而忽视各产业内部结构层次的提升,导致各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无法实现产业内部生产循环式发展。主要表现在:其一,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还缺乏有序调整,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规模经济的形成。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60%~80%,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低科技利用率不利于产业内部资源消耗率的降低,容易破坏农业生态。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污染在我国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出现。其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高能耗、重污染的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三废”排放又主要集中在高能耗部门。“目前中国8个主要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其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还不完善,许多知识型和科技型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滞后,例如信息咨询业、科技服务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服务业等都相对发展不足。
  
  (四)忽视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
  
  从产业结构的整体性来看,我国产业结构体系中还有不完善之处,突出表现为环保产业发展不足、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规模太小、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还未成规模。例如我国的环保产业,目前主要靠政府环保部门监督管理,还未形成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环保产业,表现为环境保护设备制造业的成套化和高标准化还发展不足,对一些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力不从心,处理环境污染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还有待研究发明,特别是需要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设备制造业。就资源回收与再资源化产业而言,目前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仅靠现有的一些废品回收公司和废物再资源化的中小企业,不能对各产业的资源进行大量回收和再利用。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3年消耗能源总量为174990万吨标准煤,回收再利用能源仅为2043万吨标准煤,回收率仅约为1.17%。2004年消耗能源总量为203 227万吨标准煤,回收再利用能源仅为2508万吨标准煤,能源回收率仅约为1.23%。2005年消耗能源总量为223319万吨标准煤,回收再利用能源仅为2840万吨标准煤,能源回收率仅约为1.27%。
上一篇: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