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的运用,是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新加坡星展银行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 利润指标 监测 控制
0 引言
新加坡星展银行原名新加坡发展银行,简称DBS,成立于1968年,总部设于新加坡,于2003年5月更改为现名。该行于2002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主要股东为社会公众,占71.8%,持股超过1%的股东有7个,最大的股东为星展信托私人有限公司,占股25.36%,其他大股东还有淡马锡控股、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大华银行等信托私人有限公司;从地区分布看,DBS 99.17%的股东来自于新加坡,0.4%的股东来自于马来西亚,0.43%的股东来自于世界其他地区。
目前DBS是亚洲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是一家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大型银行,在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60个分支机构,包括亚洲地区如香港、印尼、中国和印度,同时还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台湾、泰国、英国、美国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立了分行和代表处。DBS资本实力雄厚,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在内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5.8%,并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大华银行一道被穆迪公司评为亚洲最佳评级银行,信用等级达到Aa2。
随着DBS于1998年收购了储蓄银行,在本区域客户数量已超过了500万,从而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DBS还在新加坡资本市场尤其是首次公开售股与区域性股票交易领域确立了领导地位。DBS在新加坡货币市场独占鳌头,也是岸上外汇服务的佼佼者,在企业贷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最重要的是DBS的所有业务经营管理活动是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前提的,以此确保企业的良性、有效、持续发展。作为一家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大型银行,DBS完善的体系,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DBS全面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的特点
DBS实行的是全面风险管理。其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包括全面风险管理程序、早期鉴定制度、准确计算衡量风险手段、每日分析与控制风险制度、内外部审计和贷后监管人员进行压力测试和全方位的程序审查等等。该行业务的开展以完善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并确保营运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1.1 DBS健全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 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对DBS的财务健全至关重要。DBS风险管理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严谨的风险监控;强稳与周全的程序来辨认、衡量、控制、监测和汇报风险;资本充足率相对于风险的健全评估;以及严谨的内部控制检讨体制,包括由内部与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所进行的评估与监督。
DBS风险管理与控制组织机构分为三级,最高层为董事会;在董事会之下设立管理委员会作为第二层,该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承担维持有效控制营运环境的责任;第三层次为风险的承担主体和自律管理部门,所有的营运部门必须承担固有风险的控制责任。为确保董事部职责到位,DBS董事部设立了多个委员会,包括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计酬委员会以及提名委员会等。执行委员会是董事部的常务机构,执行只能由董事部依法行使,或其保留权力以外的所有董事部职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董事部检讨风险政策;批准对执行委员会或其他委员会执行风险政策的授权;定期从职务层面检讨风险特征等。
1.2 DBS信贷风险管理 DBS的信贷风险管理框架如下:
DBS信贷风险管理部的主要功能和职责为:①业务部门分离的完全独立的信贷审批功能;②独立的风险检查功能;③在以风险为基础的审批权限下实施个人负责的审批制度,实施限时办结制度以提高信贷审批效率;④发展优化集团范围内的核心信贷风险政策;⑤利用可延伸可变化的数据模型发展信贷风险组合模板,从而支持组合监测与管理和压力测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