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2)
2015-01-24 01:19
导读:可见,经济人以及经济人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此,马克思经济学主要采用宏观的、动态的、客观的分析
可见,经济人以及经济人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此,马克思经济学主要采用宏观的、动态的、客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整个制度的产生、发展、灭亡的全过程的剖析,间接地揭示了经济人理性变化运动规律,并将它的内在性归结为利益矛盾的存在、发展与演化,这一分析逻辑只有马克思经济学所独有的方法论体系才能完成。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在阐明了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冲突以及追求两者一致性的重要性的过程中,已经包含了理性的相对性的思想,即个体理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他人、相对社会而言的。因此,笔者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正是从这个角度对理性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二、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分析
所谓经济人的相对理性,就是指经济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决策和行动过程中,相对于整个社会环境以及外部的约束条件而言,其理性是相对的。 1、经济人的理性是相对和变化的
经济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相对于与之有利益相关的外部世界、相对于某一时间阶段来讲的。如果不考虑个体行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带来的影响,仅从孤立的给定条件出发来评判个体行为的理性程度将会得出非常片面的结论,因此评价个体理性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其相对性。具体而言,理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人在对某一行为作出决策时,是不能脱离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人的决策要依赖于外部世界提供的便利条件和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经济人的决策又会对相关的外部世界产生影响。(2)个体行为指向的对象由于受到个体行为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面对的对象也是相对的。(3)在对个体理性进行考察的时候,不能只孤立地看到条件本身是什么,而是要看到这一条件在具体的环境下对个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因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时点、对不同的行为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4)经济人个体行为过程是由个体与其他行为方的行动一步一步连接而构成的,是一个个体行为与约束条件互为因果的发展过程。行动的每一阶段由于行为各方不同的行为模式和一些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得不确定,不确定的阶段性结果又影响着下一阶段个体的选择空间和结果,此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对性。(5)个体行为的最终结果理性与否的评判也是相对的,这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行为者事先的理性预期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具体的社会背景条件,也就是说必须将个体本人的影响和对外部的影响结合起来考察,不能孤立的来看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就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人理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人的完全理性实际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非完全理性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济人的理性程度也存在一个由非完全理性逐步接近完全理性的发展过程。所以,经济人的理性是动态的、变化的。就普遍联系的角度看,经济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动态交互贯穿于个体行为的全过程,表现为经济人个体本身以及对其构成影响和约束的外部条件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是因为经济人作出决策时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并非一经给出就静止不变,同样的,经济人也不是在作出首次决策后就再无其他行动。一方面,经济人会不断地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人的变化又对外部条件产生着反作用。正是这种经济人与外部条件的变化和交互作用使得经济人的理性具有动态性。
2、经济人的理性约束条件是多元和动态的
经济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要受到各方面条件的约束,这些约束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而这些条件本身在不断变化,其影响程度也随着它们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