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边缘城市融入长三角的路径选择(1)(2)

2015-01-24 01:19
导读:根据规划,南京都市圈中的不少市县目前并不在长三角的地域范围内,这些市县要想在较短 时间内实现向长三角的“进军”,迅速融入南京都市圈是一条

  根据规划,南京都市圈中的不少市县目前并不在长三角的地域范围内,这些市县要想在较短 时间内实现向长三角的“进军”,迅速融入南京都市圈是一条较为便捷和现实的道路。2003 年,南京市确定了南京沿江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 周边”,既阐述了南京都市圈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为都市圈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几年的发展,南京都市圈已初步展现了不俗的竞争力,以2007年为例,都市圈累计实现 GDP 8534亿元,为边缘城市融入长三角提供了新的平台。
  2.芜湖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虽然在地域上与南京并不接壤,但芜湖自身具备的有利条件足以保证其能顺利完成融入南京 都市圈的目标,实现与长三角的融合。
  ①地理区位相对优越。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沿岸,是安徽省主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和 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恰好处在长三角边缘与长江流域广大腹地的交汇地带。
  经过数十年特别是近20年的建设,芜湖与南京间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 巩固。除了长江航运外,陆路交通方式主要有宁芜铁路和205国道,2005年宁马芜高速的全 线贯通更是便利了两地间的交流往来,基本实现了“高速公路行程控制在1小时左右”的目 标。
  ②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芜湖与南京地缘相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必然存有某些共同的文化, 比较典型的是江东和吴头楚尾的说法,前者是地域上的概念,后者除了指代地域外,更多包 含着文化上的含义。芜湖和南京同属于江东,又同处于吴头楚尾,兼有吴文化和楚文化的某 些特性,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融合无疑在两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一种兼容并包、兼收 并蓄的开放空间,引导着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芜湖与南京在历史文化上的一脉相承,拉 近了二者的距离,为今天芜湖融入南京都市圈扫清了文化障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除唐代和清代唐代芜湖与南京分别称为江南西道 和 江南东道。清初芜湖与南京尚同处于江南省,后江南省于康熙年间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芜 湖隶安徽省,南京隶江苏省,但直到清末仍有江南省的说法。参见中国地图出版社谭其骧主 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书。外,历史时期的芜湖与南京一直都处在同一个一级 政区中,这种行政区划的稳定性无疑对二者形成共同文化产生了一定作用。
  ③经济发展快速稳定。作为安徽省的主要工商业城市之一,芜湖经济保持多年快速稳定发展 的态势。根据《芜湖统计年鉴2008》的相关统计,2007年芜湖实现GDP 581.12亿元,累计 完 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5.78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5.16亿元,均保持较快增长,其 中GDP增速为近10年来新高。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芜湖的产业发展和调整也日趋合理。经过几十年发展,现在芜 湖的工业门类不仅较为齐全,而且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电器、新型建材为代 表的三大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如奇瑞、海螺等知名企业和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具备了一定 竞争力。
  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不仅使芜湖城市的集聚扩散能力获得提高,也为提高自身门槛,更多参 与都市圈内部分工与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与目前都市圈内较为落后的县市相比,经济相对 发达的芜湖无疑在融入南京都市圈的过程中占得了先机。
  ④工商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与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经济并行不悖发展的,还有芜湖与南京日 趋紧密的工商贸易联系,这种联系无异于催化剂的作用,为芜湖顺利融入南京都市圈做了很 好的“热身”。如芜湖海螺集团是全国大型水泥生产企业,近年来集团努力开拓外地市场, 在南京,海螺集团利用中国水泥厂原先的生产基础和靠近南京港和新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在龙潭厂址投资合作生产,业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生产基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商业的联系更加普遍。受南京新街口、湖南路等繁华商业街区的吸引,不论是黄金周还是平 常的双休日,包括芜湖市民在内的许多安徽人都会选择到南京来购物,常常出现“空手而来 、满意而归”的景象。而芜湖闻名全国的中山路步行街,除了安徽本地的商业企业外,一批 南京商业巨头如新百、苏宁也已经进驻,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声誉势必掀起新的商业浪潮。
上一篇: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