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金融合作作为基础和核心,是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只有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客观、全面地对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SWOT分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聚集和集中资金的杠杆,具有引发经济主体、增加社会积累和增进资金融流通效率的功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资金上的支持。就区域经济而言,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区域金融合作这一重要基础,资金这一市场经济核心资源就不具备充分的流动性,也就无从充分发挥其有效功能,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就难以有大的提高。因此,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中,金融合作必须先行。下面将运用SWOT分析法,客观、全面的对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优势
(一)区位优势
京津冀具有天然的地缘关系,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山,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不但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国际分工协作中也具有一定地位。
(二)资源优势
首先,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土地、石油、海洋等自然资源,区域内企业的运营成本低、收益高;经济有根基、有底气;其次,该地区拥有相对稳固的主导产业体系。河北的原料工业和重化工业,天津的制造和物流业,北京的科技服务和电子通信制造业等,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具有较强竞争力。该地区更有着独特的金融优势。在北京的总部金融资源优势之外,天津还拥有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权。一个是近水楼台,一个是先行先试,进而确保了京津冀比其他地方拥有更多、成本更低的金融资源配置机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交通优势
交通运输对于区域群间各城市的加速融合具有明显作用。完善的交通体系有利于降低区域流通成本,加速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该区域目前拥有全国最高密度的交通网络,区域内铁路网是贯通南北东西的枢纽之地,铁路货物年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于30%;整个区域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国省级干道相连;海岸线密集分布天津港、秦皇岛港等共5个港口。北京、天津市都建有国际机场,先后和数十个国家、地区有着包机联系,并开辟了上百条国内航线和几十条国际航线;河北的石家庄、秦皇岛、邯郸也都建有机场。这就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支撑。
(四)人力优势
京津冀区域人才资源和科技教育优势突出。2009年区域内高等院校超过200所,智力资源储备雄厚,科研投入和开发与应用都居全国之首。这就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劣势
(一)信贷资金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金融业已逐渐成为支柱行业,2009年金融业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为7.3%。但是,京津冀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配置不合理,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从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比重超过一半以上;从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产业投向来看,天津和河北无论是在信贷支持力度上,还是在产业分布上均存在很大的差距。京津冀地区也由于行政、利益壁垒的存在,导致三地相互间竞争大于合作。因此,京津冀地区只有加强联合,优势互补,优化区域内的信贷资金配置,形成合理分工和最优化的产业链,才能推动区域金融均衡发展。
(二)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金融基础设施就是支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金融基础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对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金融基建的好坏是一个地区金融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标志。只有良好的金融基建,才能扩大资金集散,加速资金周转,保障资金安全,增强资金吸引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