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现金融体系萎缩、资金外流、金融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金融体制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高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系、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条件、创建高效的工作运转机制、金融服务产品,加快金融业务电子化进程等措施。
关键字:新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但目前我国农村在经济实力、基础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筹集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实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值得我们的深思。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纵观世界各国,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政府扩大财政投入外,还有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民更便利地得到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这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 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外, 金融系统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着手点。而且,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因此,这就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农户点多面广,需进一步探索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方式,提高信贷投入的有效性;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使农业投入呈长期化特征,要求合理确定农业贷款期限和信贷管理方式,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金融部门加大对涉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我国农村金融是为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它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壮大。但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金融体系萎缩, 服务功能弱化。
1.政策性银行业务萎缩、功能单一、法规建设滞后。主要表现为: (1)业务规模不断萎缩。1998年以后,农发行成了单一的农户产品收购的政策性银行,难以通过政策性资金投入引导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和商业性贷款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