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因素对二次世界大战中取胜同盟国的影(2)
2015-07-08 01:18
导读:英、法、美、苏等同盟国,则依靠其国内雄厚经济实力,迅速组织起了足以战胜法西斯轴心国的战时经济。1938年英国每月仅仅能生产400架飞机,1941年底每
英、法、美、苏等同盟国,则依靠其国内雄厚经济实力,迅速组织起了足以战胜法西斯轴心国的战时经济。1938年英国每月仅仅能生产400架飞机,1941年底每月就能生产2000架飞机,到1944年7月,共制造了10300架飞机,大炮也由1941年的月产量30000门增加到1942年的月产量40000~45000门。美国则以其在全世界占极大优势的工农业生产能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未受战火破坏等有利条件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时经济,1943年美国的军火生产产值达到375亿美元,差不多等于苏联(139亿美元)、德国(138亿美元)和英国(111亿美元)三国的总和。苏联亦凭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来的强大工业,很快组织了强大的战时经济。
三、英、美、苏同盟的形成及其在战时经济上的相互调节,相互援助,形成对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的绝对经济优势
1941年,由于德国侵略苏联和日本侵略美国,苏、美两国卷入这场世界战争。反法西斯的一方最终形成了联盟,这一联盟的形成,不仅在
政治、战略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而且在经济上和军事生产能力上显示出极大的持久力,使交战双方的战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双方的国民收入、作战潜力来看,以1938年的数字为据,同盟国制造能力是轴心国的2倍,作战潜力和国民收入都是轴心国的3倍。从武器产量来看,1940年,同盟国的武器产量只有35亿美元,轴心国却高达67.5亿美元;1941年,当轴心国增长到90亿美元时,同盟国更增加到195亿美元;到1943年,双方之间的武器产量形成天壤之别,同盟国达到625亿美元,轴心国只有183亿美元。从武器生产能力来看,“1943~1944年间,美国一国每天就能生产出一艘船,每5分钟生产出一架飞机……盟国还在生产许多新式武器(超级空中堡垒、野马式战斗机、轻型航空母舰),而轴心国只能生产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的先进武器(喷气式战斗机、23型潜艇)”。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西方公平价格思想的演变
关于
世界经济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