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统筹城乡发展的三个层面和政策取向(4)
2015-08-21 01:12
导读:统筹城乡发展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政府少花钱的统筹,即下决心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政府从制度供给方面改变现行对农村歧视的做法,为城乡经济社会一
统筹城乡发展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政府“少花钱”的统筹,即下决心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政府从制度供给方面改变现行对农村歧视的做法,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创造相对公平的制度环境;二是政府需要“花钱”的统筹,也就是从宏观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政府财力资源对农业和农村分配的力度。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制度是内生的,并且是决定经济绩效的首要因素。制度本身并不能增加资源禀赋,但可以协调利益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可以改变生产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率。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根源是制度性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为主,调整分配格局为辅。现在,人们在讨论城乡统筹问题时,往往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甚至主张增加非农产业部门的税收来反哺农业,走政府“花钱”为主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城乡统筹不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统筹本意就包含了城乡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但是,政府“花钱”统筹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城乡双方都能获益。因此,政府加大对农村财力资源分配要建立在做大国民经济“蛋糕”基础上的增量支持。
4.3建立城乡联盟的统一战线
我国的二元结构自建国初至今维系了半个世纪以上,打破二元结构决非朝夕之功,也自然遭遇种种阻力。为了顺利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把城市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改变各自为阵甚至相互排斥的态势。经过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双向互动,城市“政治阶层”光环正趋于弱化,农村工商企业职工和进城农民已经有工人阶级意识,城乡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特别要注意正确引导农村阶层和农民集团形成发展。农村阶层和农民集团的形成,首先是对城市既得利益集团的一种平衡,或日抗衡;其次,也是对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真正支持,减少制度创新的阻力和成本,提高政府推行新政策的有效性,防止执行者因利益诱惑,而对“三农”一直停留在“关心”、“关注”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