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治理知识化的思考(2)
2015-10-20 01:06
导读:2.改造组织,实现贸易治理组织的知识化。就是要求贸易治理组织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市场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组织中人的作用,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2.改造组织,实现贸易治理组织的知识化。就是要求贸易治理组织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市场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组织中人的作用,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寻求在多个“贸易生态系统”中实现利益。这包括:
(1)建立适应知识贸易要求的组织结构。“贸易生态系统”的形成必然导致知识贸易的出现。这就要求贸易治理更加夸大组织各单元(个人、班组或部分)之间知识、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及时、有效,更加注重发挥每个组织单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贸易组织结构进行知识化的改造。改造后的企业组织结构应该是有利于进行贸易知识治理的;知识和信息的扩散是迅速的、畅通的;每个组织单元都可以与企业的知识库建立直接的联系,为知识库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贡献气力;企业可以通过对知识库被访问的情况和知识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监视和指导,及时反馈信息,促进知识创新。同时,由于消除了等级制度,任何两个员工都能互相沟通与交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知识库为中心、以每个组织单元为节点的知识网络,使贸易知识治理能够真正付诸实施。
(2)形成职业化经理阶层,实现治理组织专职化。在当前多数国有贸易企业陷进困境的情况下,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经理阶层职业化显得更加迫切。由于经理是通过运用他们的丰富的治理知识和经验来治理企业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是最重要的商品,创建和分享知识已成为一种模糊控制行为,既不能被监视治理,也不能强加于人,它仅在人们自愿合作时才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将企业经理作为一项职业来选择时,才会愿意将固化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与企业所有者共享,从而创造效率。这是我国国有贸易企业摆脱当前困境,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有效选择。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建立一种团结协作的贸易文化,实现知识的共享。如前所述,实现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事是贸易企业知识治理的条件和核心。然而,知识的共事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正如朗旭所说的那样:“我们所说的知识治理井不会自动发生,由于它涉及四个非自然的行为: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最好的思想、采用别人的想法、与他人协作以及发展大家的聪明。”人都有自私利己的一面,不愿意把自己独占的东西拿出来与人分享,对于个人所把握的知识也是如此。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就必须建立一种团结协作的贸易文化,井要以适当的激励机制加以保证,比如对贡献知识的员工赐与奖励,让知识参与利润的分配等等。
(4)建立知识治理者制度。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治理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面对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的环境,西方国家一些至公司为尽快获得、把握和保存最有价值的知识,专门设立了一批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cko)或“智力资本主管”。这些人给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而是经过提炼和创造的智力资本。弗拉保罗指出:“那种以为人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能够练习有索地丰富、支配和治理不断发展的知识的观点未免要求太高。”这就要求设立知识主管来解决这一题目。弗拉保罗解释说:“cko的地位居于首席执行官(ceo)和信息主管(cio)之间。他(或她)对于贸易运作过程的作用就如同信息主管(cio)对于技术开发的作用。”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资本。其主要职责:一是为组织建立一套知识治理的信息基础结构。它包含综合的技术基础结构,如技术支持环境的建立、知识治理工具的选择等;人力基础结构,如人力资源的发展机制、智力知识库的建立和维护等;环境基础结构,如连接于国际贸易环境的知识网络和知识组织(团队)等。二是为组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建立和造就~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组织环境,使企业员工熟悉到知识共享的好处,鼓励员工将自己的诀窍和经验贡献出来,为企业知识库的建设做出贡献。cko必须配合组织的高层治理团队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促进以知识为导向开展组织治理工作。三是加强知识的集成,促使新知识的产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