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4)
2015-12-07 01:03
导读: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的观点,产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的观点,产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分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以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同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把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气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穷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公道治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公道治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吞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吞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吞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条件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活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治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活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活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活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第六,信用关系是组织内的基本关系。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系统的运转是靠自上而下逐级命令与自下而上逐级服从来维系的,命令与服从是组织内部的基本关系。而在网络型组织中,作为基层组织单位的每一个团队都是自主的、同等的,它们是靠对组织整体目标的认同与共叫而同一起来,靠彼此间的信任与老实而联合起来。正是网络型组织内部的这种自主、同等、彼此信任的氛围,为培植创造力,发挥创造力,加速知识创新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第七,私有产权弱化,市场调控范围缩小。笔者以为,伴随着知识网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私有产权会逐渐弱化,市场调控力度会逐渐缩小。其根据在于:一是知识本质上是一种共享性资源,只是为了保护知识生产者的利益,获得对知识生产的推动力,才有必要通过赋予专利权等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知识的生产作私有产权安排。然而,为使知识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一旦超过专利权保护期限,私有产权安排便会为公有产权安排所取代。二是在对知识作私有产权安排的场合,知识资源的活动、配置一般要通过产权交易来实现,由此必须支付交易本钱。由于知识产权的界定、保护、估价与协约履行的难度明显超过实体资产,致使知识产权的交易本钱也会明显超过实体资产,所以对知识作私有产权安排的动力就会由于交易本钱的增大而减弱,对知识作公有产权安排的动力则会因交易本钱的增大而加强,甚至有相当部分知识由于交易本钱过高而不适宜作私有产权安排。知识经济时代私有产权的弱化,无疑将导致市场调控范围缩小。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知识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一种与知识网络经济活动相适应,既不同于市场的调控机制,也不同于政府调控机制的经济调控机制必然会形成与完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