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恶劣:西部落后的根源
2015-12-06 02:12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软环境恶劣:西部落后的根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软环境恶劣:西部落后
软环境恶劣:西部落后的根源
2001-09-13
假如说往年景都首届论坛为西部开发定下了基调,也造就了强大的***基础,那么今年9月5日在西安召开的第二届西部论坛才真正触及到了西部多年来落后的根源。当西部12省市区的政府大胆地直面自己的弱点,在发布会上纷纷揭开多年来讳莫如深的病根―――软环境的恶劣后,人们似乎不情愿地被拉回到现实眼前。
由于开放政策不透明不延续、政府效率低下手续繁冗、法制环境不健全、均匀人口素质和普遍教育的落后等原因,使硬环境本就不如东部的西部更加留不住资金和人才。过多的经营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使得大量民间资本无法在西部这个最有增长前途的港口靠岸。此次会议固然令人们深切地意识到西部腾飞不是朝夕之事,也不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能实现的。但是不管怎样,敢于面对自己的死***是一种勇气,也是彻底改变的开始。
软环境恶劣使上风变成劣势
论坛上各省在描述自己的比较上风时都提到了能源、矿产和劳动力,但是假如软环境不改善,这些上风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就不能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在采访中,四川省副省长邹广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夸大,与东部相比,西部的上风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人口众多,既是个未开发的市场,又是一个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第二是资源丰富,四川有巨大的水电资源可以提供全国最优惠的电价以吸引高电耗的企业来此发展。同时,青海的钾,贵州的煤,四川的钒、钛、锂等都被以为是当地得天独厚有待大力开发的矿产资源。
但是假如没有一个好的软环境,这些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用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主席陈栋生的话讲,人多并不表示人力资本雄厚,假如文明程度和教育程度不高,就只能是口多,吃饭的多。而资源丰富假如不能有一个良性的法制环境来引导和规范,就会演变成对资源的毁坏性开发与浪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的丰度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开发资源确实可以获得一些经济财富,但题目是资源开发中和开发后怎么能带动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假如不能变资源开发导向为市场开拓导向,资源开发完了以后,只能面临更大的经济衰退。此外,资源产业的经济增长高度依靠市场景气波动,受国际汇率影响也高,同时,越开发得多,价格就越低,产量和利润并不成正比。对于大多数西部省市的政府部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仍然彻底转变思想,不能眼睛看天,等待国家财政拨款搞基础设施建设,增加
就业,也不能只看着地下的矿躲吃祖宗的老本。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依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让外面的企业在这里投资安全,有利可图,由市场按追逐利润的原则自动把企业吸引过来。但是这些说起来轻易做起来难,由于与现在的东部相比,西部的软环境实在是太软了。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政策倾斜最多只能与东部打个平手
本次论坛上,记者留意到,对于在西部投资的企业来说,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明显,除了对国家鼓励类企业一律实行所得税15%的优惠以外,其他的政策仍然比较模糊,而15%所得税这一政策在全国各地的任何一个开发区都能拿到,光北京这样的开发区就有十几个,如何能够产生吸引力呢?著名西部经济专家,
西北大学教授何炼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我国税制改革要求同等化,所以在税收政策上不可能过多地给予西部倾斜,同时,假如倾斜过大,也会引起东部省市的不满,他感慨地说:“究竟中国1/4财政收进都来自上海啊。”据他先容,目前西部省市鼓励投资的政策有些还不如东部,将来能和东部的政策一样就不错了,因此很难吸引投资。
除了税收等优惠政策外,这几年来,国家在财政上对西部的投进确实不少,但是对于广阔而贫瘠的众多西部省市来说,这些投资依然是杯水车薪。金碚在比较了西部省市在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及面临的宏观环境与当初东部改革开放时的劣势之后,得出结论,西部开发终极要靠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进。他对记者说,中国事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开发西部,中国并不缺钱,但假如没有一种良性的机制,以贸易利益吸引民间资金跟进,投进到西部的基础建设中来,政府投进再多的钱也都只能沉淀下往产生不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