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发展题目研究(4)
2015-12-29 01:12
导读:有效地运用两种手段、整合三股气力,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与组织实施的核心与关键,将贯串西部大开发的全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培育西部地区自我发展
有效地运用两种手段、整合三股气力,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与组织实施的核心与关键,将贯串西部大开发的全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培育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机制,形成和进步西部自我发展的能力。
(4)坚持增量投进与存量盘活相结合。经过前50年的建设,西部地区已形成庞大的经济存量,但在体制转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陷进困境。应根据不同情况,通过联合、吞并、转让等多种形式,尽可能使增量投进和存量有效利用相结合,在推进大开发中解决存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题目。这些题目主要包括:东西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外商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农村扶贫工作的任务(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仍很艰巨,低水平重复建设题目仍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题目依然相当突出。1999年,我国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东部地区为13.9%,中部地区为9.4%,西部地区为7.3%,中、西部地区分别比东部地区低4.5和6.6个百分点。在的题目,通过解决遗留题目推进大开发。针对特别困难的矿业城镇和部分“三线”企业,应编制“特别援助”专题规划,纳进西部大开发规划体系中,上级政府财政中相应建立“特别援助”基金,帮助这些城镇(企业)发展替换产业(产品),走出困境。
(5)坚持以体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根据西部地区处于更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多数西部省区的产业在全国产业总量中所占份额不足1%的区情,在所有制结构上应更加放开,通过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加快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本地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壮大,同时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为来自国内外多种类型的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环境,增强其收益预期,吸引更多区外市场主体参与西部大开发。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主要阶段和开发目标
从可预见的未来看。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直以50年为期,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15年)。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进,使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环境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和改善,整个经济运行进进良性循环,经济增长速度接近或达到全国均匀水平。其中,前5年(2000~2005年)为起步期(或称启动期),重点在调查研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好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进行制度建设,包括如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如何使用中心财政援助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帮扶,建立大江大河中下游对上游环境生态建设的补偿机制(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等等。上述方面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急需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力争在“十五”时期,草拟通过《西部地区大开发法》。
(2)第二阶段(2016~2030年)。在第一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种历史遗留题目的解决和制度建设取得成就基础上,进进西部发展的“加速期”。西部各省(市、区)、各地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走势和科技进步的方向,从本地区区情出发,构建具有竞争上风的地区特色经济,在不同领域(行业、产品)的国内外大市场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成就,城市化率超过50%,部分地区率先完成产业化,大多数地区进进产业化后期阶段。
(3)第三阶段(2031~2049年)。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其他地区搭上现代化的班车。
在21世纪中叶,西部地区将以经济繁荣、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康的新姿,和全国人民一起喜迎伟大祖国的百年华诞。
3.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有竞争力的地区特色经济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指导原则。在富农强工中推进产业化;坚持走结构优化升级之路;着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发掘与培育等,应是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指导原则。
(2)第一阶段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猜测。通过市场机制与市场竞争的作用,西部有看基于既有的相对上风,就下述系列产业群培植竞争上风,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国内外大市场争得一席之地。①农畜产品特别是西部特有农畜瓜果山货上特产和中药材的加工与深加工产业。②依托煤炭、石油、自然气、水能多种能源,形成强大的能源产业和石油化工、自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等。③依托矿躲资源和丰裕能源,在一系列有色金属(镍、铜、铝、铅、锌、钒、钛、铀和锂、锶、镁、钠轻金属)、稀土金属、材料产业,新型合金与功能材料产业,超微细碳化硅、氮化硼、氢化硅等非金属材料产业上,构建竞争上风。④磷肥、钾肥、磷酸盐和钾盐产业。⑤依托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特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源,在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产业的某些领域上抢占制高点。⑤为高技术下局部战争服务的某些国防装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