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让一部分城市先大起来(2)
2016-01-10 01:00
导读:总的来看,西部的城市化水平甚低,发展很不平衡,西部的城市化比全国低5%-6%,除成渝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形成城市群。 西部地区由于受自然环
总的来看,西部的城市化水平甚低,发展很不平衡,西部的城市化比全国低5%-6%,除成渝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形成城市群。
西部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限制,不能要求在来世纪初就形成规模等级齐全、职能分工公道、空间结构完善的理想城镇体系,城市化发展的中期目标是要以大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要依托现有的大中城市,在少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较大的人口集聚核心。
城市发展以大带小
西部的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西部大开发必须以城市发展为支撑点,才能创造和接纳各种贸易机会,吸引外来的投资、贸易和其他经济活动。只有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并通过它们带动一批中小城市,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城市群,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的三大功能,才能增强西部经济活力,实现西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以四川为例,全省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8%,连辽宁省的1/3水平都不到,只有成都一个特大城市。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四川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其建设厅厅长向外公布:要在未来10年内发展和形成绵阳、攀枝花等9个大城市,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西南交通大学的戴宾教授提出了构筑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区的构想。这个构想是从城市经济区的意义上、从整个四川和西部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的,突出了成都在其所在经济区中的核心地位和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此前还出现过其他一些构想,如“成-德-绵”高新技术经济区、“成-德-绵-乐”川西平原城镇体系、大成都经济圈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重庆也作出了未来20年的城市发展设想:2000年―2009年,发展现代化,打好国际基础;2010―2019年,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把重庆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即区域性的国际经贸城市。
从整个西部地区来看,至少可以发展五个大都市带: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都市带,以西安和中部的郑州为中心的关中平原都市带,以昆明和贵阳为中心的云贵高原都市带,以呼和浩特和包头为中心的内蒙古都市带,以银川、兰州和西宁为中心的西北都市带。
有专家建议在西部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中小城市。后发国家的代表日本,其大产业集中在大城市圈,而电子产业却扩散型发展,60%集中于东京以北100至400公里的地区。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以斯坦福大学和一批科研单位为中心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电子产业基地―――硅谷,也可作为我们的鉴戒。发展这些产业有几个要求:低廉的劳动力本钱,清洁的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快速的物流和人流,我国西部地区有具备这些上风的地方,而且以前在三线建立不少工厂,尽管没有带动起城市化,但留下了非常好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工人。西安四周以及陇海线一带,包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都有这个潜力。
要小城镇,也要大城市,西部的城市化道路应根据西部具体情况来走,但终极我们还是应当看到:无论是这些独具时代特色的中小城市,还是有着传统上风产业的小城镇,都需要依托中心城市或大都市带发展,交通、市场、人力资源、资金等多方面的发展要素都离不开大城市的向心力作用。西部大开发,套一个熟悉的句型:让一部分城市先大起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共同发展。